我国碳卫星首次成功用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定量监测
近日,国碳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碳卫星研究团队联合芬兰气象研究所团队,卫星首次利用中国碳卫星观测定量识别和计算城市碳排放,首次证实了中国碳卫星具有城市级别碳排放监测的成功城市测能力。在温室气体遥感监测合作协议支持下,用于氧化本研究联合使用了欧洲哨兵卫星的碳排二氧化氮观测。研究结果日前在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发表。放定
本研究联合应用了中国碳卫星二氧化碳观测数据和欧洲哨兵卫星的量监二氧化氮观测数据,选取了我国唐山和日本东京两个个例,国碳定量计算了人为碳排放和二氧化氮的卫星相关性。计算结果和排放清单给出的首次结果一致,论证了通过联合应用中国碳卫星和欧洲哨兵卫星的成功城市测协同观测,可以对二氧化碳/ 二氧化氮排放比例进行定量监测。用于氧化同时,碳排这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空间监测人为活动碳排放的放定能力。
2016年12月,中国碳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发射升空并在轨运行,成为世界第三颗温室气体卫星,目标是实现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柱平均干空气混合比的高精度监测,为碳排放科学研究提供卫星资料。中国碳卫星是一颗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其上搭载了主载荷“高光谱分辨率大气二氧化碳探测仪”和辅助载荷“云和气溶胶偏振成像仪”。其中,主载荷高光谱分辨率大气二氧化碳探测仪,利用对地球反射的近红外/短波红外太阳辐射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探测。
2020年初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与欧洲空间局签署了温室气体遥感监测合作协议,推动中国碳卫星加入欧洲空间局第三方卫星数据应用计划,也表明中国碳卫星及其观测数据开始逐步走向世界。本研究在该协议的支持下,联合使用了中国碳卫星和欧洲哨兵卫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碳卫星的监测能力。
据介绍,我国下一代碳卫星的论证设计工作已经开始,卫星的研制工作也即将启动。新一代卫星将在进一步提升探测能力,以提高排放量估算的准确性,同时将具备协同的二氧化氮观测能力,用于更好地对人为碳排放量进行独立测算。(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国家卫健委:方舱医院的设置尽最大可能不影响日常医疗服务
- 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持续贬值 创该国24年来新低
- 喜茶等品牌下调价格,告别“30元时代”的奶茶如何保证品质
- 轻巧超广亲民变焦 佳能RF15-30mm F4.5-6.3 IS STM试用评测
- 一城一策: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支持住房刚改需求
- 重庆通报一例猴痘病例,我国已有三地发现输入病例
- 财经TOP10|沃尔玛面包出现蟑螂,特斯拉变相降价?重庆调查“易联购”预售iPhone14卷款跑路事件
- 网友自称“爆仓”黑天鹅凯莱英!两度刷屏,大跌晒惨成流量密码,券商究竟如何防控客户爆仓
- 世界首富亦是受众 一场肥胖症患者的争夺战正在医药界打响
- 中国东盟合作再绘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