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新能源车企股价、销量齐跌 电池原材料价格回落
每经记者 李硕 黄辛旭 北京、月新原材上海报道 每经编辑 孙磊
4月,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与相应板块股价的股价格表现并不乐观。
受疫情影响,销量中汽协数据显示,齐跌4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29.9万辆,电池环比下降38.3%,料价落同比增长44.6%。月新原材受物流运输受阻等因素影响,车企4月新能源车出口约1.1万辆,股价格占出口总量的销量7.8%,同比下降53.7%。齐跌同样呈现下行态势的电池还有动力电池产业。数据显示,料价落4月,月新原材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共计13.3GWh,环比下降38%,同比上升58.1%。
欧洲市场方面,4月,德国、法国、挪威、英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8国纯电动车销量合计约12.82万辆,环比降35.9%。
在资本市场,4月新能源汽车的表现与终端销售市场同频。其中4月,特斯拉市值减少了2115.9亿美元;市值环比减少超20%。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入5月以来,新能源板块在资本市场正逐步“回暖”。
业内预计,一方面,影响到生产与终端销售的疫情已经逐步得到控制,上海汽车产业链和整车厂在逐步启动复工复产,预计5月有望恢复到往期水平。另一方面,影响动力电池企业和主机厂的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已开始回落,预计下半年供需关系将得到较好扭转。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迎来转折点。
月销破10万辆 特斯拉产量跌八成
受当前疫情波及,新能源车细分市场在4月尽管实现同比上升,但环比3月仍出现不小降幅。
据乘联会数据,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28.2万辆,同比增长78.4%,环比下降36.5%,异于历年4月走势。1~4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累计零售135.2万辆,同比增长128.4%。
“4月的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环比走势都受到生产影响,新能源车供不应求加剧,导致未交付订单拖期严重。疫情下私车出行拉动新能源车强势增长,家庭第二辆车的安全出行意义重大,呼应了城镇居民在短途出行中对新能源车型的进一步认可和适应。”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4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27.1%,较去年同期9.8%的渗透率提升了17.3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54.4%,豪华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5.5%,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3.7%。
分品牌看,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仅比亚迪“一枝独秀”,逆势保持高速增长,以10.55万辆的成绩稳坐榜首宝座。其他销量破万的企业还有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车和广汽埃安,销量分别约为3.00万辆、1.56万辆和1.02万辆。
造车新势力在4月的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同样艰难,仅零跑、小鹏、哪吒交付新车量在8500辆以上,理想、蔚来则环比降幅较大。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受长春与上海疫情影响,新能源车批发销量环比下降50%至6307辆,不过仍占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总销量的47%,而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则仍待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插电混动车型在4月销量实现148.1%的同比增长,成为受疫情影响最小的细分市场。虽然其单月零售量只有7万辆,但在纯电动车型增速下降至63.3%的情况下,有效减缓了新能源车整体增速收窄的幅度。同时,插电混动车型在新能源车市场中的销量占比,也首次突破20%,达到24.8%。
崔东树认为,“插电混动车型因其便利性优势,具备替代燃油车的特性,所以近期表现比较好。而纯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很大原因出在特斯拉身上。”数据显示,特斯拉4月在中国仅生产了1.08万辆新车,较3月的5.55万辆暴跌80.6%。
分析认为,疫情影响了4月汽车行业产销,降幅大但基本符合预期,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被动去库存。当前复工复产如期推进,5月批发销量有望环比高增。上汽系目前已逐步恢复单班生产,月底前有望逐步加至双班,其他减产幅度较大的车企产能已恢复至60%~70%,有望于5月中下旬完全恢复。
电池装机量环比降38% 比亚迪市占率上升
4月,我车出口同样受到疫情冲击。中汽协数据显示,4月汽车企业共出口14.1万辆,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17.2%。其中,新能源车出口1.1万辆,占出口总量的7.8%,同比下降53.7%。
车企层面看,4月未有企业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过万辆,排名靠前的车企分别为东风易捷特(3433辆)、神龙汽车(805辆)、比亚迪(705辆)和爱驰汽车(168辆)。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响,本月特斯拉出口量为0。对于出口情况,特斯拉方面称,目前企业生产了一些出口车辆,已有部分车辆正运往亚太地区,另有大批量产品也于近期装载,将出口发运至欧洲等地。复工复产后,尤其是在跨境物流效率大幅降低、运输受阻的情况下,该部分车辆尚未记为完成出口。
中汽协方面表示,从目前情况看,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正在逐步好转,企业奋力抢抓5月和6月关键窗口期,弥补损失的产销量。
受下游需求走弱及上游原材料物流运输受阻影响,4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样出现不小降幅。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共计13.3GWh,同比上升58.1%,环比下降38%。
其中,三元锂电池装车量为4.4GWh,同比下降15.6%,环比下降46.9%,占总装车量的32.9%;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8.9GWh,继续扩大对三元锂电池的优势地位,同比上升177.2%,环比下降32.6%,在总装车量中的占比为67%。
具体到动力电池供应商来看,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和中创新航。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较上月下降了约12个百分点。相较而言,比亚迪则“异军突起”,市占率较上月提高约13个百分点。
有分析认为,两家企业装机量走势相反的原因主要在于4月各大新能源车企销量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之时,只有比亚迪依旧保持10万辆以上的销量,带动自家动力电池装机量高增。相较而言,作为宁德时代的第一大客户,特斯拉4月在华仅交付1512辆,创国产以来的历史新低,直接导致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的装机量出现明显下滑。
针对4月疫情对全年经营业绩的影响,宁德时代董事会秘书蒋理回应称:“疫情影响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司总部和主要生产基地所在的宁德地区近期发生疫情,在政府快速反应和行动下已于五一节前基本解封,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小;第二是上海等地疫情致整车厂减产,终端消费可能有些影响,随着目前已在逐渐复工复产,整体影响也不大。公司年内产能预计可以满足客户需求。”
分析认为,今年一季度锂价大幅增长,上游利润增加,但压缩了产业链中下游利润,叠加疫情反复的影响,电池企业一季度利润增速较去年有所下滑。但目前来看,需求端新能源汽车持续热销,储能需求增长加速,供给端逐步复工复产,二季度末或将开始回暖,积压的电动车消费需求将会释放。目前根据新能源涨价幅度测算,原材料成本基本完成逐级传递,预期下半年利润将会恢复,营收规模增加明显。
新能源概念股疲软 电池原材料价格回落
4月,新能源车概念股延续了3月的疲软态势。
A股市场中,4月仅有、比亚迪等个股股价实现环比增长,但涨幅也在9%以内。、和的股价跌幅分别为9.42%、26.41%和15.24%。
港股市场,传统车企吉利汽车市值增加了46.85亿元人民币。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市值下滑4.45%,小鹏汽车市值跌幅为4.7%。
海外市场,特斯拉市值蒸发最多,4月市值减少了2115.9亿美元。造车新势力Rivian市值跌幅最多,为39.82%。Rivian方面称今年第一季度的产量为2553辆,但交付量远远落后于其产量。考虑到交付量萎靡且不及预期,巴克莱银行分析师Brian Johnson认为,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Rivian的产能爬坡“几乎没有估值支撑”,而且产能爬坡存在持续性风险。
主机厂在资本市场的走势也影响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仅这一家企业市值微增,其他供应链企业的市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动力电池行业宁德时代、、等企业市值环比减少超20%。
今年以来,动力电池上游材料的涨价让动力电池行业压力倍增,在财报上也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根据宁德时代4月30日发布的一季度报,公司营收约486.8亿元,同比增长153.97%;归母净利润为14.93亿元,同比下降23.62%,环比下降81.75%。蒋理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因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幅度较大,客户端价格传导相对谨慎,叠加一季度销量因季节性因素环比下降,导致一季度业绩受到一定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已经停止涨势,动力电池企业的高成本采购压力或将得到缓解。蒋理表示,目前原材料价格涨幅已经趋缓,供应链上游价格回落已是趋势,预计下半年供需关系将得到较好扭转。
产业链开始脱困 5月下旬有望恢复正常
眼下,因疫情受到影响的汽车产业链已经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
4月中下旬,上海市公布了《第一批重点企业“白名单”》,“白名单”上的666家企业率先复工。4月底,上海又有1188家企业被划入《第二批重点企业“白名单”》,逐步开启复工复产工作。尤其被称为“汽车城”的上海嘉定区已有126家企业正式复工复产,其中包括上汽大众、、蔚来汽车等整车企业,以及采埃孚、科世达等汽车产业链上各种配件及配套设备企业。
在主机厂复工节奏上,上汽集团方面预测将有望于5月中旬逐步恢复正常生产,当月整车产销量或达去年同期水平。汽车产业链方面,博世复工复产后的产出能力目前大概在30%到75%之间。
“随着上海复工工作的进行,相关汽车产业链正在循序渐进地恢复。与此同时,支持政策也在加速落地。5月,供给将呈现逐步改善的状态,相关企业会尽快满足产业链正常的供给需求。”崔东树表示。
与此同时,长三角物流压力也将进一步缓解。“从汽车物流行业来说,上海、长春等疫情封控区是主机厂及汽车前端供应链的聚集地,之前因疫情导致停产,汽车行业整体产能下降,新车物流需求下降;而汽车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整体复工难度较大;不同地区管控政策不同,跨省、跨区间的长途运输受到一定影响。”大搜车集团旗下汽车物流公司运车管家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5月7日,汽车物流行业已恢复到50%以上,除个别疫情封控区未恢复外,其他地区汽车物流已基本恢复。”
东莞证券也在5月15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随着疫情逐步缓解,目前上海汽车产业全面复工,带动汽车产业链加速复工复产,预计5月下旬可恢复正常生产。
(责任编辑:探索)
-
重庆银保监局蒋平:风险攻坚取得成果 中小银行机构持续稳健发展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9月1日,银保监会举办“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重庆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蒋平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重庆银保监局积极部署落实金融业防风险、强服务、 ...[详细]
-
雪松信托因四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440万元,被通缉的前董事长裘强遭银保监终身禁业
7月25日消息,据中国银保监会江西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雪松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因违规投资设立非金融子公司并开展关联交易、未有效履行管理职责、违规发放自有资金贷款且关联交易未报告、违规向地方政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市场监管总局7月26日消息,7月26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蒲淳出席会议并讲话。蒲淳强调,中国质量万里行专家委员会要以高度的政治 ...[详细]
-
美国商务部将于北京时间7月28日周四)20:30公布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媒体对经济学家的调查的预测中值显示,美国第二季度GDP将同比增长0.5%。这项最新数据预计将显示出美国这一全球最 ...[详细]
-
银华基金经理贾鹏:市场从政策底向经济底过渡,地产龙头有两波机会,明年是信创大年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投资作业本核心观点:1、基于安全主题之下,我们认为比较好的三个方向,半导体、信创和军工。2、在能源方向,光伏和风电的性价比在提升,但是消纳 ...[详细]
-
记者 | 黄姗“我们没有收到任何官方通知。”上海环贸iApm劳力士Rolex专卖店的销售顾问在电话里告诉界面时尚,“但是很多客人听说了,确实有跟我们咨询,但我们这边并不知道这件事情。”“这个事情”指的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吴先之 何芙蓉来源/光子星球ID:TMTweb)“趣店罗敏直播带货的爆火反映了普通人做抖音的时代结束了。”对于7月17日趣店罗老板在抖音直播时的 ...[详细]
-
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永泽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张永泽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 ...[详细]
-
德信中国部分美元债债权人有意拒绝交换要约:争取更合理商业条件
德信中国02019.HK)旗下唯一存续美元债“2022年12月到期9.95%优先票据”的交换要约再起波澜。11月22日,高博金律师事务所KOBRE KIM LLP)以部分债权持有人组成的特设小组法律顾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