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耍财技”得不偿失
炒股就看,耍财技权威,上市专业,公司及时,偿失全面,耍财技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市
来源:证券日报
赵学毅
截至1月31日,公司已披露的偿失2588份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中,预喜(包括减亏、耍财技扭亏、上市续盈、公司略增、偿失预增)的耍财技合计1244份,占比48.07%。上市受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公司预喜比例比往年有明显下降,在意料之中。
上市公司面对经营困难,真实披露信息仍是第一位的。勇敢面对业绩低谷,将更多精力放在抢抓机遇、转型升级产品服务上,才可能获得投资者谅解,形成同舟共济良好氛围。
然而,个别上市公司却借机搞业绩“大洗澡”,为公司治理埋下隐患。这些行为已引起重视,监管部门发函质疑。例如,某公司去年业绩预亏约80亿元,持续并购交易使其商誉极速增加。此次拟计提商誉减值或达80亿元,且此次计提完成后,公司头上还高悬着约100亿元的商誉价值。此公司通过资产减值“甩包袱”并直接带来“业绩雷”的操作手法,已经达到一种极致状态。
对于商誉减值计提,有观点认为,将业绩风险一次性出清,从而带来一个“业绩底”,有利于企业发展。这种观点甚至将计提商誉减值标榜成一次主动的“跨越艰险”,大有壮士断腕以全质的勇气。
但是,对商誉价值过度计算和过度减计,搞“财务洗澡”,都不能带来主营业务的内生性增长,不能实质改变公司的运营现状,更谈不上增强核心竞争力。大耍“财技”,等来的将是投资者的用脚投票。在此,提醒投资者远离商誉高企的上市公司,做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也是中国企业的“排头兵”,应主动摒弃“财务洗澡”行为。一方面要科学定价收购资产,从源头上规避高额商誉;另一方面要完善公司治理,稳定自由现金流,追求高质量发展。其中关键就是要专注主业,通过发挥核心优势,提高经营水平,稳固产业链,进而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建设银行:已完成个人养老金业务相关准备 有序推进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准备工作
- 门店超星巴克,瑞幸“逆袭”是凭实力还是靠运气?
- “3·21”东航飞行事故客机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
- 互联互通存托业务规则上线,CDR发行市值不低于200亿,哪类企业符合发行条件?如何交易?影响如何?
-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11月21日至23日暂停演出及相关活动
- 中金策略:市场短期可能仍处于磨底阶段 未来关注潜的四方面转机
- 市场渗透率不足 我国宠物保险尚处初级阶段
- 山西财经大学通报一学生跑步时猝死:校医5分钟赶到急救 已给予家属精神抚慰
- 北京金融法院丁宇翔:发挥金融的调节经济等功能应建立于实体经济生产之上
- 俄罗斯BQ智能手机遭谷歌禁令:要转用华为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