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研所儿医说】齐心协力,预防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2022年11月22日,儿研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健康知识:《【儿研所儿医说】齐心协力,所儿生物预防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自2015年起,医说预防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齐心11月第三周确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这是协力性一项全球性运动,旨在提高公众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抗微认识和了解,减少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耐药进一步出现和传播。
2022年的儿研活动主题是“共同预防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将在2022年11月18日至24日举行。所儿生物活动呼吁所有部门鼓励谨慎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医说预防药物并采取“同一健康”方针,齐心共同努力,协力性加强旨在解决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的抗微预防措施。
我国也积极应对微生物耐药带来的耐药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已联合制定了《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儿研以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
抗微生物药物都包括哪些?
抗微生物药物主要包括四大类别:抗生素(抗细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
抗微生物药物的耐药性是怎么产生的?
正常情况下,不同的抗微生物药物会针对特定的病原菌起到抑制和杀灭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发生变化,不再对药物产生反应,就会出现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滥用抗微生物药物有哪些危害?
首先,滥用抗微生物药物可能会产生副作用,例如: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损害、二重感染、耳毒性和肾毒性等;其次,滥用抗微生物药物会产生耐药性,随着抗微生物药物使用的越来越多,病原菌的耐药性也会越来越强,若不及时有效地管理,就会衍变出“超级细菌”,抗生素和其他抗微生物药物变得无效,感染变得越来越难治疗或无法治疗,人类在未来面临着无药可用的窘迫,普通的感染和小伤都会变得致命,严重影响生命健康。
预防耐药,我们能做些什么?
1.在专业医生开具处方或指导下服用抗微生物药物;
2.当医生告知不需要抗微生物药物时,不要主动要求使用;
3.遵循医生开具的剂量使用,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4.即使病情好转,也要继续遵循医生交代的用药疗程使用,坚持完成整个治疗;
5.不与他人分享或使用剩余的抗微生物药物;
6.平日做好手卫生,良好的手部卫生有助于限制感染的传播。
相关文章:
- “中国造,质量好!” 俄罗斯消费者把目光转向东方
- 网曝舒克G33型号电动牙刷充电冒烟爆炸,客服:充电口进水导致,现已改版
- 夯实金融创新“数字底座” 助推“数字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 11月21日保险日报: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机构公布!惠民保再掀参保热潮,增额终身寿险何去何从?
- 汪小菲的麻六记,够赚回电费吗?
- 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从3.1%放缓至2.2%
- 诺基亚谷歌合作,在Pixel 6 Pro安卓13手机上成功试验4G/5G网络切片
- 郭树清: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改善社会领域供给的重要举措
- 如何借道增强策略ETF获取超额收益?
- 乌克兰国家核能公司:乌境内多座核电站发电机组自动关闭 辐射水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