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彗星的氧气之谜,有了唯一的解释
来源:原理
2015年,著名欧洲空间局的彗星罗塞塔号探测器在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67P)彗星上获得了一项惊人的发现。这颗彗星迸发出了格外丰富的解释分子氧,这种现象前所未见。著名
科学家必须为此找到一种合理的彗星解释,而这意味着需要重新思考我们目前已知的解释关于早期太阳系化学的一切知识。
罗塞塔号与67P彗星的著名艺术家畅想图。| 图片来源:ESA/Rosetta/NAVCAM但是彗星,一项新的解释分析却表明,罗塞塔号的著名发现可能并没有科学家最初想象的那般奇怪。相反,彗星新研究认为,解释这颗彗星看上去比实际拥有更多氧。著名这是彗星因为,彗星上应该存在两个内部储存库,解释那就像给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彗星形成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高的氧丰度,但它累积下了一些被困在彗星上层的氧,然后一下子都被释放出来了。研究已于近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
罕见的分子氧
分子氧指的是以双键连接的两个氧原子。虽然分子氧在地球上很常见,但它们在整个宇宙中其实格外罕见。这类分子会很快与其他原子和分子结合,特别是普遍存在的氢和碳原子,因此分子氧仅仅会在少数分子云中现身,而且数量稀少。这让许多研究人员相信,形成太阳系的原太阳星云中的氧,可能都差不多被“挖”走了。
然而,当罗塞塔号发现分子氧从67P彗星中涌出时,一切都被颠覆了。在此之前,没有人在彗星上发现过分子氧。在彗星明亮的彗发(也就是彗核四周向外膨胀的彗星大气层)中,分子氧的丰度仅次于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种现象显然需要一些解释。
分子氧似乎与水一同从彗星上脱落,这让许多天文学家怀疑,这些氧要么是原始的,要么就是在彗星形成后来自彗星内部的水。如果它们是原始的,就意味着它们在太阳系诞生之时就和水绑定在了一起,并在彗星后来形成时聚集在之上。
但无论哪种情况,这些设想都存在比较大的概念问题,比如,为什么在彗星形成时会存在如此高水平的氧,或者这么大量的氧是如何在彗星中产生的。
氧和水的复杂关系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决定更细致地了解分子氧和水之间的关系。
67P彗星呈哑铃状,并在逐步旋转,每一端(或者叫半球)都在不同的位置时面向太阳,换言之,和地球类似,这颗彗星也有季节性,在6.5年的周期中经历着不同季节。在很短的时间里,挥发性物质有可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解冻和重新冻结,从而开启和关闭。
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彗星呈哑铃状。| 图片来源:ESA/Rosetta/NAVCAM
利用这些季节的优势,研究团队在彗星的南半球刚刚进入夏季之前,以及在其夏季刚刚结束时再次检查了短期和长期的分子数据。他们发现,那种分子氧-水的联系似乎并非一直存在的。
随着南半球转离,并离太阳足够远时,分子氧和水之间的联系就消失了。脱离彗星的水量急剧下降,相反,分子氧似乎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存在着紧密联系,彗星仍然在排出这些气体。
根据先前提出的解释,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分子氧是原始的,并在其形成过程中和水联系在了一起,就不应该会出现这种季节性的变化。
两个储藏库
团队在分析后提出了新的想法。他们认为,彗星的分子氧并非来自水,而是来自两个储藏库,其中一个由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位于彗星岩核深处,另一个更接近表面的浅袋中,分子氧在那里与水冰分子化学结合。
分子氧和其他挥发性分子释放的示意图。两个插图展示了一个深层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分子氧的储藏库(乳白色的圆点),它不断地从67P彗星上释放出其内容分子。蓝点代表分子氧,它们在从深层储藏库向表面移动时被困在了水冰中(蓝色的H2O-O2),形成一个较浅的储藏库,只有在表面变暖和彗星足够接近太阳时才会释放其内容分子。彗星前方的线段(右下方和左上方)是新研究分析的时段。在后近日二分点之后的线段中,从蓝色到奶油色的变化代表团队发现排放的分子氧不再与水相关,而是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相关。| 图片来源:Johns Hopkins APL/Jon Emmerich
具体来说,一个深层的分子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冰库不断释放出气体,因为它们都会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汽化。
然而,当分子氧从彗星的内部向表面穿越时,一些化学成分会插入水冰,也就是彗星核的主要成分,形成第二个较浅的分子氧储藏库。但是,水冰蒸发的温度要比分子氧高得多,所以在太阳充分加热表面并蒸发水冰之前,分子氧就被卡住了。
结果便是,分子氧可以在这个浅层储藏库中长期积累,直到彗星表面被加热到足以使水冰汽化,并释放出比彗星中实际存在的氧丰富得多的羽流。换句话说,测得的氧丰度并不一定反映出它的实际丰度。
因此,季节性的变化也随之出现。当太阳加热表面时,分子氧与水明显相关,而当表面远离太阳并且彗星足够远时,它们则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更强地相关。这种摇摆不定正是罗塞塔观察到的情况。
唯一的解释
团队认为,这不仅是一种解释,而是唯一一种解释,因为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尤其考虑到罗塞塔号观测到的那些趋势。
考虑到分子氧的水平仍然高于在大多数分子云中观测到的量,探索显然还没有结束。接下来,团队还希望通过研究彗星的次要分子,比如甲烷和乙烷,以及它们与分子氧和其他主要分子的相关性,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这可能有机会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彗星上冰的类型。
#创作团队:
编译:Gaviota
排版:雯雯
#参考来源:
https://www.jhuapl.edu/NewsStory/220310b-comet-67p-abundant-oxygen-more-an-illusion
https://physicsworld.com/a/mystery-of-comet-67ps-abundant-oxygen-is-solved/
#图片来源:
封面图:ESA/Rosetta/NAVCAM
首图:ESA/Rosetta/NAVCAM
(责任编辑:焦点)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吴科任11月21日,北京证券交易所首只指数——北证50899050)正式上线,实现开门红。北交所官网显示,北证50指数当日收盘报10 ...[详细]
-
转自:宿迁日报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市场监管总局31日发布2022年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电池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从抽查的262家企业生产的295批次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电池中发现62批次产品不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美国劳动力市场放缓存疑,就业成本指数同比飙升至创纪录的5.07%
来源:华尔街见闻 就在平均时薪等数据开始下降时,美国四季度就业成本指数同比飙升至创纪录的5.07%。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记者Nick Timiraos评论说,虽然平均时薪等数据都在显示出薪资增速 ...[详细]
-
作为全国知名的“八朝古都”,同时也是河南省重点城市之一,开封市积极履行“保交楼、稳民生”的要求,大力推进“保交楼”工作,多项“保交楼”成果走在了河南省前列。据了解,开封市将问题楼盘逐一列入台账,并形成 ...[详细]
-
市场简评今日文华商品跌多涨少,板块之间的联动性有所增强,商品指数延续高位回落,资金净流出。具体来看,软商品板块领涨商品市场,其中延续多头趋势,日内收涨0.63%;饲料板块涨幅次之,双粕日内小幅收涨;煤 ...[详细]
-
转自:沈阳晚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住房公积金是一项保障住房需求的民心工程,沈阳市不断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创新,优化管理运行机制,让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享受到政策红利。1月31日,在“沈阳住房公积金助企、惠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火爆的三亚旅游市场在春节假期后依然延续。1月3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旅游平台了解到,春节假期一些动辄五六千元一晚的高端旅游酒店在节后房价仍处高位,部分热门酒店甚至还处于满房状态,而这样 ...[详细]
-
花旗发布研报表示,将科技(DELL.US)的目标价从55美元下调至53美元,但维持“买入”评级。今日公布的财报显示,戴尔科技Q3营收为247.21亿美元,同比下降6%,高于市场预期的244亿美元;持续 ...[详细]
-
日本集团周四公布的财报显示,截至12月底的第三财季营业利润下降7.8%,因其电影部门的表现不如去年,当时大片《蜘蛛侠:无路可退》的票房推动了该部门的利润增长。这家电子和娱乐巨头10月至12月的营业利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