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中国未能支付约1亿美元到期应付利息,继续寻求债务展期
新京报讯 (记者饶舒玮)5月12日,融创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融创中国”)发布内幕消息称,中国支付债务展期因现阶段面临的约亿应付流动性压力,其未能到期支付此前发行的美元四笔优先票据利息,四笔到期应付利息金额合计约1.05亿美元。到期
根据公告,利息上述四只优先票据具体为2023年10月到期的继续利率7.95%优先票据(简称“2023年10月票据”)、2023年4月到期的寻求利率8.35%优先票据、2024年10月到期的融创利率6.8%优先票据及2024年4月到期的利率5.95%优先票据。
其中,中国支付债务展期2023年10月票据项下一笔金额约2947.86万美元的约亿应付利息已于今年4月11日到期应付。截至5月12日,美元融创中国未能于30天宽限期届满前支付有关款项。到期对此,利息融创中国方面表示,继续此举可能将导致该票据的持有人要求公司立即支付本金和应计利息。截至5月12日,2023年10月票据的未偿还本金约7.42亿美元,而融创中国方面未收到任何关于其持有人就加速还款发出的任何通知。
此外,其余三只优先票据的利息也分别在今年4月到期应付,但30天宽限期尚未届满,截至5月12日,融创中国均未能支付有关款项。
在公告中,融创中国方面称,进入2022年以来,集团融资情况未能得到明显改善,叠加国际评级机构对公司的投资评级进行了下调,导致集团为应对3月份及第二季度流动性需求所积极推动的包括资产处置、专项融资等多种资金方案均难以落地;并且3月份以来,集团重点布局的核心一二线城市的销售受疫情影响严重,3、4月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大幅下降约65%,使得集团现阶段面临着更大的流动性压力。
在债务方面,融创中国进一步表示,集团将与债权人保持积极的沟通,同时将依托坚实的资产质量和业务竞争优势,保持项目建设运营稳定,并继续尽最大努力采用促进销售回款、处置资产、寻求债务展期,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提高集团信用状况等方式解决当前阶段性流动资金问题。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王心
(责任编辑:热点)
-
集团周三表示,预计第四季度税前亏损约15亿瑞士法郎合15.8亿美元),原因是在痛苦的重组过程中,净资产外流导致其财富管理业务下滑。该行表示,存款和管理资产减少,将导致净利息收入和经常性佣金及费用减少,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0月13日,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一点借钱关联公司成都吉易付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王小川退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职务,由叶莎妮接任董事长,罗嘉担任经理、董事职务。 ...[详细]
-
来自:金十数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日本央行目前甚至不应该考虑调整政策以提高其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的可持续性,因为那很可能被解读为迈向紧缩的一步。IMF驻日本代表Ranil Salgado ...[详细]
-
省属企业资产总额首破2万亿元浙江日报讯 记者 方臻子 通讯员 张欣芳) 截至8月末,浙江省国资委监管的16家省属企业资产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关口,达到20102亿元,同比增长11.3%。去年底,该数额 ...[详细]
-
裁员大潮还没有结束。彭博11月20日报道,马斯克正考虑最快在11月21日周一)解雇更多推特的员工,这一轮新的裁员瞄准的并非技术岗位,而是该公司的销售和合作伙伴团队,后者在之前的裁员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详细]
-
市场监管总局:十年来个体工商户年均增长10.9% 规模持续壮大
市场监管总局今天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已达1.09亿户,是2012年的2.7倍,十年来年均增长10.9%。与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当时我国个体工商户数 ...[详细]
-
7日内有京外旅居史人员,暂不接待!北京多个博物馆、剧院调整防控措施
今天,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自来水博物馆、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香山革命纪念馆、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纪念馆发布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通知称,近期北京连 ...[详细]
-
小摩CEO观点获IMF高管认同:标普500极有可能再跌2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和资本市场主管托拜厄斯·阿德里安(Tobias Adrian)近日表示,投资者情绪的转变可能导致美国股市进一步下跌约20%。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2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1月23日报道 据法新社22日报道,纽约司法机构确定,特朗普及其三个子女的民事诉讼案定于2023年10月2日开审,也就是距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13个月时。特朗普一家被控集体从事税务欺诈行 ...[详细]
-
央视网消息:为进一步促进语言服务产业发展,扩大语言服务出口规模,提升国家语言服务能力,商务部、教育部等多部门今年建设一批语言服务出口基地,这些基地在培养语言翻译人才的同时也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刘俊容是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