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解放日报刊文:疫情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牢固 正文

解放日报刊文:疫情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牢固

来源:避之若浼网 编辑:时尚 时间:2025-07-05 22:21:49

■孙立行

经过多年发展,解放际金上海已基本建成了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日报融中然牢国际金融中心。尽管3月下旬以来上海受到新冠疫情的刊文冲击,给正常的疫情经济金融秩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但上海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下确保了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下上心地平稳运行。

金融市场门类齐全且多个市场交易规模位居全球前列,海国市场定价、位依支付清算、解放际金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不断完善。日报融中然牢上海作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集聚的刊文城市之一,汇集股票、疫情债券、下上心地期货等各类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14家以及银行、海国基金、位依保险、解放际金信托、资管等6000余家各类中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年成交总额突破2500万亿元,外资金融机构已占到上海金融机构总数的30%左右。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持续凸显。上海已有超过400家上市公司,近三年利用资本市场募资超过1.3万亿元,筹资额已跻身世界前三位。现货黄金交易量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位,“上海金”定价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应用不断扩大。上海多个期货品种交易量居全球第一位,原油期货已跻身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银行间债券、外汇、货币等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步伐加快。从沪港通、深港通到债券通再到沪伦通,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境外主体市场参与度明显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与能级日益增强。

本轮疫情以来,在沪的各大交易所、券商、期货公司、结算机构等与交易直接相关机构通过实行交替轮岗、“核心封闭运维+多地办公”等多种方式,在科学抗疫的同时保障了各金融要素市场交易始终平稳有序开展。4月份股票市场IPO上市企业数为82家,与3月份持平,融资金额为1838亿元,较3月份不降反升;从陆股通交易情况看,今年1—2月份外资净流入,3月份净流出,4月份又转为净流入,也未受上海防控疫情影响出现资金大量外流现象。4月份债券市场合计成交额和日均成交额分别为22.12万亿元和1.16万亿元,虽因成交天数较短,合计成交额略微下降,但日均成交额较3月份上涨近5%;外汇市场4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总体延续净流入态势,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银行结售汇继续保持顺差,为1224亿元。外资金融机构也继续看好上海金融发展,未因短期的疫情冲击而改变对长期深耕中国资本市场的初衷。高盛、摩根大通、瑞信等国际知名投行继续扩大在华业务发展,疫情期间还在积极广纳金融与科技领域的高端人才。汉领资本、建银国际、鼎晖投资、集富亚洲(二期)以及贝莱德基金、安中投资等多家国际资管机构积极参与QFLP和QDLP试点,充分彰显对上海建设全球资管中心的前景充满信心。

回顾两年来的抗疫历程,中国采取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让中国经济在实施科学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展现出举世瞩目的巨大韧性和活力。当前,短期的新冠疫情冲击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根据IMF最新公布的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结果,在现有SDR篮子货币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升幅为1.36个百分点,在SDR货币篮子中继续保持在前三位。人民币SDR份额进一步增加,以SDR计值的外汇储备和储备资产继续回升。随着资本账户的扩大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币资产的投资回报将越来越受国际投资者青睐。

疫情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凸显了韧性和潜力。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数字化、绿色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与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必将成为全球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热门文章

3.1399s , 8959.328125 kb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解放日报刊文:疫情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牢固,避之若浼网  

sitema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