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理财推出首支“专精特新”主题产品
9月16日,专精特新工银理财首支专精特新主题理财产品——鑫尊利私银尊享专精特新竞争力优选理财产品开始募集。理财该产品将通过投资于科创领域优质企业的推出债券、股权、首支非标准化债权等资产,主题实现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产品金融支持。
业内人士指出,专精特新将理财资金引入专精特新企业的理财技术突破、产品研发、推出规模提升等全面孵化和培育过程中,首支不仅可以为专精特新企业的主题发展壮大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还可以让更多的产品投资者分享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带来的收益。
工银理财此次推出的专精特新专精特新主题产品具备三大特点:一是固收投资策略稳健。产品通过配置包括科创等领域的理财优质企业发展的高等级信用债和高收益的ABS、ABN、推出优先股等项目类资产,获取稳健固定收益;二是权益资产配置灵活。产品风险等级PR3,面向私人银行客户发行,权益类投资向符合专精特新定义、国家发展战略的“高成长、高景气”行业和板块倾斜,积极挖掘“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赛道机会,获取成长红利;三是投资期限合理。通过首次封闭期2年,2年后每18个月定期开放的运作方式,可配置项目类资产,获取稳健收益,有利于产品稳定的投资运作。
据介绍,工银理财自成立以来就将先进制造业作为资产配置的重点方向,充分发挥在大类资产配置和多元策略投资方面的领先优势,在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发挥出独特作用。在投研方面,加大了制造业行业研究与调研力度,依托产业链储备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在审批方面,积极拓展制造业主体覆盖范围,广泛覆盖800余户制造业发债主体,主动开展债券投资;在创新方面,积极协同分行对接国家级产业基金、各地方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及头部私募股权基金,主动寻求股权投资机会。截至2022年6月末,工银理财的制造业投资总量稳步增加,先进制造业投资占比持续提升,实现制造业投资规模超1800亿元。
工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投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策略,完善构建符合先进制造企业需求的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时尚)
-
e公司讯,今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企业信用大数据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报告研究显示,目前,企查类用户群体已突破5亿,市场规模已达千亿元。报告数据显示,在行业用户规模、数据体量等规模指数方面,企查查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近日,硅料巨头发布关于签订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公告显示,2022年-2026年,青海高景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向通威股份旗下子公司合计采购不低于21. ...[详细]
-
持续高温天气给电力供应带来考验。电力部门全面增加设备巡视次数,及时消除各类隐患。图为6月16日,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工作人员正在对当地一处22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加强设备检测,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 ...[详细]
-
伴随锂价此轮强势上涨周期,锂矿巨头纷纷融资扩产文 | 王颖 杨秀红 编辑 | 王立峰 陆玲四年前,一场40亿美元的海外并购豪赌,让A股锂矿巨头天齐锂业002466.SZ)一度陷入资金危机。在去年15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11月23日下午消息,小米今日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704.7亿元,同比下滑9.7%;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1.2亿元,同比下滑59.1%。财报 ...[详细]
-
“不鼓励存五年”,四大行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倒挂,存期越长越低!
一般而言,存款期限越长,相应的利率也会越高。而在利率下行周期中,这种“常识”正在被打破。近期,不少银行三年、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出现了倒挂。6月23日,《华夏时报》记者走访发现,五大行中,、、、都出现了上 ...[详细]
-
蔚来回应“车辆坠楼致两名试车员身亡” 引发争议后修改声明措辞
[环球网综合报道]北京时间6月23日晚,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在其官方上发布声明,回应“测试车坠楼致两名试车员身亡”事件。因文中包括“这是一起意外事故,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引发一些网友争议。随后,蔚来官微删 ...[详细]
-
“览海系”风波:*ST海医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上海人寿10亿股权遭司法冻结
图片来源:东方IC日前,上市公司600896.SH)披露公告称,公司收到上交所《关于览海医疗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按照相关规定,*ST海医将于6月28日 ...[详细]
-
久立特材5.4亿押宝永兴材料暴赚39亿 落袋投资收益12个月或兑现18亿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002318.SZ)“点石成金”,三年前的一笔投资,不仅助力002756.SZ)产业转型成功,也让自己获得不菲的投资收益。日前,久 ...[详细]
-
怎么报考、待遇如何、怎么流动——聚焦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
怎么报考、待遇如何、怎么流动——聚焦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题:怎么报考、待遇如何、怎么流动——聚焦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新华社记者姜琳为更好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力资源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