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隐瞒卖的是“凶宅”,法院:撤销合同,返还定金10万元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葛熔金 实习生 陈友云
签订《房屋转让合同》、凶宅支付10万元定金后,故意突然得知所买房屋是隐瞒“凶宅”,购房者提出解除合同,法院返还卖房者却拒不退款。撤销6月13日,合同澎湃新闻从嘉兴平湖法院获悉,定金该院日前审结了这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凶宅因卖房者未如实告知房屋内发生过非正常死亡的故意信息,法院认定该行为构成欺诈,隐瞒最终判决撤销合同、法院返还返还定金10万元。撤销
2021年3月底,合同张某通过房产中介看上了一套二手房,定金该房主王某、凶宅沈某夫妇称想换套面积更大一些的房子,急着出售这套面积为86平方米的房屋。双方谈妥价格后签订了《房屋转让合同》,约定房屋总价款为135万元,张某当日即支付了定金10万元。
几天后,张某在朋友圈说起自己买房的事,没想到有个朋友对他说这套房子是“凶宅”,曾发生过自杀事件。张某立刻通过中介联系到王某、沈某夫妇,要求退款退房。王某、沈某夫妇表示不知情,不同意退款退房。多次谈判无果后,夫妇二人微信拉黑了张某和房产中介,拒绝沟通。张某遂向平湖法院起诉王某、张某夫妇,要求撤销其与王某、沈某签订的《房屋转让合同》,并返还定金10万元。
法院调查发现,2021年3月初,被告王某、沈某夫妇曾与案外人阮某签订过购房合同。不久阮某打听到案涉房屋发生过自杀事件,为解除购房合同,阮某自愿承担定金损失5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王某、沈某曾与案外人阮某解除购房合同,对于案涉房屋发生过非正常死亡的信息,二人理应是知道或应当知道的。但王某、沈某未如实将上述情况告知原告张某,导致张某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与其签订合同,被告王某、沈某的行为构成欺诈。依照民法典相关规定,原告张某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合同。案涉合同因被告王某、沈某的过错被撤销,二人应返还定金10万元。
承办法官表示,“凶宅”虽然不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但就一般交易观念而言,极有可能影响到购房者的购房决定以及房屋的市场价值。因此,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及公序良俗原则的要求,卖房者有义务主动告知房屋发生过非正常死亡的信息。
(责任编辑:探索)
-
该起事故是因企业人员违规操作,电焊引发火灾11月21日16时22分,河南省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厂房发生火灾。应急管理部11月22日上午通报,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38人死亡,2人轻微伤送医救治。附近 ...[详细]
-
3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景气度同步下降到荣枯线以下,需要宏观政策加大扩内需、稳增长力度。近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会议要求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配合,确保102项重大工程每一项任务落地见效,加大资金、用 ...[详细]
-
“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4日,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调整部分街道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深圳市福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4月4日发布通告称 ...[详细]
-
新华社东京4月3日电记者刘春燕)为促进上市企业改革、提升东京股市吸引力,东京证券交易所4日起将从四个市场板块改组为三个。改组前,东证四个主要市场板块包括相当于主板市场的东证一部、相当于中小企业板块的东 ...[详细]
-
张掖甘州:财政安排4500万元补贴购房者,激发阶段性购房热情
11月22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发布《甘州区2022年阶段性住房支持政策实施方案》,方案称,市区财政统筹安排资金4500万元,向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甘州区城市规划区内购买新建商 ...[详细]
-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临近月末叠加季度末,央行日前加大公开市场操作。3月29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W ...[详细]
-
来源:澎湃新闻在俄乌谈判取得初步进展的背景下,美国没有停止对于乌克兰方面的军事援助。据美国五角大楼4月2日消息,美国承诺将向乌克兰提供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以加强乌克兰的国防能力。自2月底俄罗斯开展特别 ...[详细]
-
财联社上海,编辑 夏军雄)讯,当地时间周一4月4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与英国央行审慎监管局PRA)发布联合声明称,计划对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治理、市场监管和风险管理进行评估。此前发生在L ...[详细]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应急管理局:仍在搜救,已成立调查组新京报)新京报讯记者 丛之翔)11月22日7时许,安阳日报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11·21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通报称,11月21日16 ...[详细]
-
当地时间4月4日,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再次明确表示,德国不会立即对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实行进口禁令。他指出:“我们正在推行一项使德国可以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煤炭和石油的能源战略,但不是马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