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河北十八大以来,河北在“创新、书写协调、绿色绿色、发展开放、新篇共享”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河北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书写厚植发展优势,绿色大力推动发展质量变革、发展效率变革、新篇动力变革,河北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书写推动经济强省、绿色美丽河北建设再上新台阶。发展
生态环境新变化
走进塞罕坝机械林场,新篇林海滴翠,百花烂漫,这片“美丽高岭”筑起一道绿色长城,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海”,从茫茫荒原到生态宝地,几代塞罕坝林场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铸就的塞罕坝精神是河北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法宝。
在被誉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当地曾遭遇“口渴”、污染等问题。如今的白洋淀水面波光粼粼,鸟儿飞回、鱼儿重现、生物多样、水清岸绿,水质从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到Ⅲ类,跻身全国良好湖泊行列,野生鸟类增加到237种。
盛夏时节,乘小艇在白洋淀边的王家寨码头上岸,一座集装箱大小的污水处理装置映入眼帘。王家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军说,这座可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日处理量达80吨,处理后的尾水水质优于河北省一级A污水排放标准,可通过压力泵导排到淀区之外,用于绿化和农业灌溉。
10年来,河北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蓝天保卫战取得新胜利。2013年至2021年,河北细颗粒物(PM_2.5)平均浓度由10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8.8微克/立方米,下降62.7%;优良天数由149天增加到269天,重污染天数由73天减少到9天。2022年1月份至6月份,河北PM_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8.9%,优良天数比2021年同期增加5天。
碧水保卫战取得新突破。2021年,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提高到73%,同比上升10.7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33.8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全部消除。2022年1月份至5月份,河北国考断面优良比例77.9%,同比再提升15.6个百分点,12条国考入海河流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水质标准,秦皇岛湾北戴河段被生态环境部评选为全国首批4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之一。
净土保卫战取得新进展。全面完成土壤污染详查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河北2236个污染地块全部纳入重点监管,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100%落实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5%。
生态修复保护取得新成果。河北完成“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其中,兴隆县、井陉县等9个县(市、区)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乡村振兴新突破
“以前住的是土坯房,麻纸做窗,到处透风。”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村村民唐宗秀说。现在,骆驼湾村已矗立起一栋栋青砖灰瓦的太行特色新民居,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50元达到2021年的17480元。在骆驼湾村口,乡亲们立起“我们过上了好日子”8个大字。
骆驼湾村所在的阜平县地处太行深山区,山场面积326万亩,占总面积的87%,耕地面积仅21.9万亩,人均0.96亩。全国脱贫攻坚进军令在阜平发出,2020年初阜平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3262元增长到12342元,增长3.7倍。
张家口市崇礼区,曾经的贫困山区,如今乘着北京冬奥会东风,超4万人吃上冰雪饭;张北德胜村,从破败不堪到生态宜居,“薯光大道”“铁杆庄稼”“民宿旅游”三轨齐发,德胜村吹响了从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的“得胜号”;沽源全县藜麦产量突破350万公斤,年加工能力达到9000吨,已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藜麦种植和初加工基地,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带动18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1000多元……
10年来,河北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组建151家县域医联体,补充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2.1万名,所有行政村实现标准化卫生室和村医配备全覆盖;改造农村危房29.5万户,完成3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成饮水工程3.4万处,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5.5%;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3万个,发展合作社5.3万家,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6家,打造特色产业样板村1119个,培育年销售额10亿元加工集群20个,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28个。
转型升级新成效
崇礼太子城,一柄彰显中国浪漫的“雪如意”静静守望着这片热土。冬奥圣火缓缓熄灭,而这座惊艳世界的“冬奥遗产”续写着河北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新传奇,也见证着后奥运时代发展的生动起笔。
不久前,张家口全季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位于崇礼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之后“雪如意”举办的首场活动,标志着张家口冬奥场馆正式开启赛后运营。
在坝上草原,林立的风车和星罗棋布的光伏板将风能和光能转化为清洁“绿电”,穿过60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点亮北京的万家灯火,也书写下河北省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由黑变绿、由重变轻、由旧变新,河北当家产业结构悄然生变,基本形成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主导、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10年来,河北先后出台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及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等系列政策文件,深入开展万企转型、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治理等专项行动,围绕存量调优、增量调强,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去产能成果突出。“十三五”期间,河北累计压减退出粗钢产能8212万吨、煤炭产能5590万吨、水泥产能1194.9万吨、平板玻璃产能4999万重量箱、焦炭产能3144.4万吨、火电产能234万千瓦,六大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圆满收官,钢铁产能从峰值时的3.2亿吨减至1.9亿多吨。
调结构进展明显。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2021年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49.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1.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21年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1.5%。
转动能步伐加快。“十三五”以来,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全国第24位提升至第18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累计提高14个百分点,达到6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5倍,总数达到1.1万家,跻身全国前十位,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均增长1.2万家,总数达到9.5万家;数字经济规模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3%,两业融合、服务型制造、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提质量成效显著。制造业竞争力指数连续3年居中等竞争力水平,创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家。钢铁等六大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实现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1.3%,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26.1%、27.6%。
回首十年,美丽河北展新颜。展望未来,燕赵大地正以青绿执笔描绘美丽河北新画卷。
(责任编辑:探索)
-
山东:28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福阳食品、思朗食品、南京云露调味品等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1月17日发布关于2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通告显示,山东福阳食品有限公司、南京云露调味品发展有限公司、青岛众鑫成食品有限公司、思朗食品淮北)有限公司、滨州新合作连锁超市有限 ...[详细]
-
来源:国际金融报近日,受疫情影响城市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多地发布促进汽车消费的新政策,业内认为,汽车行业已经度过今年最困难的时期。今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遭受原材料上涨、芯片短缺、疫情暴发等多重冲击,部分 ...[详细]
-
当代置业公布了最新的债务重组进展。公开债务违约半年多后,当代置业01107.HK)公布了最新的重组进展。6月5日,当代置业官方公众号透露,开曼群岛大法院于5月31日发布命令,指示可召开计划债权人大会, ...[详细]
-
本文图均为 青春上海微信公众号 图蔬菜们大概没想到,有朝一日,它们也会被分为三六九等。6月5日,不少网友发帖称,在上海多家大润发超市内看到,有些蔬菜被打入了“冷宫”,有些商品则被划入了“顶流”。澎湃新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6月6日记者获悉,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多所高校对出入校政策进行了调整。据悉,自6月6日起,北京市调整疫情防控措施,除丰台区全域及昌平区部分区域外,全市其他地区进一步分区分级动态 ...[详细]
-
北京朝阳、通州、大兴、房山恢复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
6月6日,朝阳、通州、大兴、房山四个区的文化和旅游局纷纷发出通知,恢复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根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6月5日《关于在全市文化和旅游行业进一步分区分级动态实施社会面防控措施的通知 ...[详细]
-
撰文 | 维小尼摘要: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本质上是一项关税。碳关税的实施让境外商品也受到管制,原本的环境议题,成为经济与贸易议题。可以预期,欧盟的碳边界调整机制加速,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连锁反应。未来贸易 ...[详细]
-
12家电商平台和线上商超被约谈!涉及饿了么、叮咚买菜、永辉超市、沃尔玛......
梳理原因并提出明确要求12家企业涉及饿了么、多多买菜、美团、京东到家、叮咚买菜、淘菜菜,重百超市、新世纪百货、、沃尔玛、华润万家、盒马鲜生等。作出8项承诺12家企业现场签订合规经营承诺书针对当前线上商 ...[详细]
-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在当前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过程中,如何统筹协调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是需要审慎把握好的一组矛盾。一方面,在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疲弱的情况下,数量型工具的传导渠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