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上海赛格电子市场:芯片一天一个价,MCU需求出现分化
上半年以来,需现分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减弱,求出三星、实探上海赛格戴尔、电市LG等大厂纷纷下调订单,场芯而另一方面,片天汽车芯片供应依旧保持紧缺态势,需现分整个芯片市场结构性分化加剧。求出那么,实探上海赛格市场具体情况如何?电市近日,记者实探上海赛格电子市场,场芯了解市场情况。
上海赛格电子市场,坐拥超过18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地处上海市黄浦区,商圈核心,毗邻外滩金融中心,可谓“黄金交易街”。而在当前“缺芯”的关口,一些商户却对记者表示,咨询的人多,下单交易的却寥寥无几。
“芯片一天一个价”
王晔是上海赛格电子市场的一名商户,代理了部分车规芯片。他对记者表示,一款型号为STM32F402RCT6的意法半导体产车规MCU目前报价为18元,有现货,而两周之前的价格为20元,一个月之前的价格为140元。根据他能够查到的报价历史记录,这款芯片在供货紧张的时候曾经一度被炒到450元一颗。
王晔对记者表示,一颗型号为TLE8888QKXUMAI的英飞凌产汽车电源芯片两周前的报价为70元,此先曾有过123元的报价,而目前信息显示该芯片处于短缺状态。
刘学风也在赛格电子市场里从事代理服务,他表示,一款型号为F505CALMCANP的英飞凌产MCU芯片一周前还能找到渠道拿货,需要等待2周左右的时间,报价为500元一颗。但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货了,等待的时间并不确定。
王晔告诉记者,芯片价格的涨跌是没有天花板的,价格涨幅超过10倍甚至20倍的芯片他都见过。“STM32F130系列的一些芯片,便宜的时候十几块钱,紧张的时候涨到了160元、180元,你还都抢不到货。我们五月份有一块芯片只要4块多,现在40都买不到,价格变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汽车芯片供应依旧紧缺,车规MCU的价格出现分化。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芯片的具体用途、生产厂家等都会影响芯片的供应量继而影响芯片的价格,目前英飞凌的几款车规MCU都处于缺货状态。
最近找李岑咨询车规MCU报价的人不少,但是下单交易的客户缺寥寥无几。“除了几个老客户会联系下单之外,其余的人都是来问报价的。这几天天气热,线下来的人不多,但是咨询电话基本每天都有。”李岑说。
“其实心态我也能理解,芯片的价格变化非常快,有的时候甚至是一天一变,查的时候是一个报价,买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价格了。”李岑说,在价格下跌的时候,持观望态度的人是最多的。
对于那些明显持观望态度的顾客,李岑会拒绝对方查询报价的请求。“现在这个行情下,有的芯片我们后台也不一定能查到报价和库存,只能打电话再找别人问。那么如果花了大功夫帮你对接到渠道了,你不下单或者在那边观望等待,等你想要片子了,人家可能库存清空了,没有货了,这不就是白忙活了吗?”
在记者探访的过程中,一家店的店员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某些市场紧张地芯片他们只能整包出。“某些芯片也是新料,现在市场上的货并不多,要拿的话有货期,估计要从美国直接进货。你要的量又不多,没几个利润,谁想帮你去找?”
一位在赛格电子市场经营超过十年的店员对记者表示,“现在芯片的市场价格一天一个样,你也不知道未来价格会怎么走。我们都是接到订单直接联系厂商或者渠道,现在没人敢随便囤货了。”
MCU需求出现分化
现在刘学风在帮助客户查询车规MCU报价的时候往往都会先习惯性地问一句“有没有替代方案?”或“能不能接受同规格的其他芯片?”。王晔也表示,当查询到的芯片显示短缺时,他会推荐客户尝试用国产规格类似的芯片代替。
Counterpoint分析师Brady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在技术上是有能力布局车规MCU市场的。
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汽车上搭载的芯片关系到驾乘者的人生安全,它需要公司用很长的时间去验证芯片的性能,公司要在这方面投入很高的成本。而目前,这对于中小型公司来说是最基本的困难点。对于国产车规MCU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可以做得到,但需要时间,也需要投资。
的研报显示,国内MCU厂商下游集中在消费类、小家电等领域,且MCU产品型号大多集中在8位MCU和32位低于100MHz的中低端消费应用领域。
2022年以来随着终端市场需求疲软,下游砍单潮不断在业内上演,而上游晶圆厂表现又很强势,消费类MCU厂商不仅面临成本、价格战等多方压力,库存积压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目前市场方面有观点认为在8位MCU领域,市场已经处于泛滥的状态。
Brady表示,在国产车规芯片市场,尤其是8位MCU级别,无论是在供给层面,还是在市场赛道的布局层面,都不必用“泛滥过剩”这样的描述。
“中国市场上8位车规MCU的主要竞争者还是来国际厂商。”他告诉记者,国际厂商目前在汽车芯片的产能是有限的,其他民用芯片领域过剩的产能可能会供给一部分给车用,但是这同样需要时间。“我们预估可能达到明年的Q2或者Q4之后,车用(MCU)才会是一个平衡的状态。”
公布的研报显示,MCU板块国内厂商处于追赶阶段,车规市场正开始初步渗透,但从市场份额上,国际厂商仍占据主要位置。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刘学风,李岑,王晔均为化名)
相关文章:
- 佳能2023年新品预测,电影机/广角定/R50在路上
- 破产危机后,万亿银行巨头惨亏300亿!裁员9000人!中国区CEO发声
- 安杰思二闯科创板:产品和技术先进性被问询,营收增速降,应收帐款周转率高于同行,部分产品被纳入三省集采
- 印度食糖出口限制延长至2023年10月
- 合盛硅业原总经理被审查起诉,公司表示尽最大努力追回损失,年内股价跌幅超25%
- 央行公示了!拒收现金?这样罚
- 新能源汽车市场重塑
- 新规过渡期倒计时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提速
- 全国社保基金ESG投资组合招标 可持续投资产品主要投向ESG领域
- 隔夜要闻:美股收高 科技股巨头本周被“血洗” 马斯克刚接管推特便遭欧盟警告要守规矩 美联储加息或将继续
- 加蓬前驻华大使:开放的中国是全球发展的榜样
- 云南首富兄弟被监视居住 恩捷股份回应!
- 天津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高质量轨道
- Tigress Financial下调迪士尼目标价至177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 《中国金融》|田国立:以新金融实践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 多部门:督促平台企业强化平台销售和直播带货产品质量管控和追溯
- 啥情况?美股突然跳水,巴菲特“精准”减持,比亚迪ADR大跌!“宁王”杀跌5天,外资却在加仓,什么信号?
- 世界杯带来小麻烦:马斯克放下裁员大刀 开始招工程师来应急
- 山西对9起煤矿涉险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78名责任人被问责
- “5G+工业互联网”阶段性成果集中发布 工信部将建设相关融合应用先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