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旱情,多地区多部门全力落实各项措施 切实做好抗旱工作
本报记者 王云娜
8月23日一大早,面对旱情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渔街村村民李建纯来到田间,多地打开抗旱机电井的区多全力切实电源开关,清凉的部门井水从管道喷涌而出,经灌溉渠道流入他家的落实农田。“多亏了它,各项工作我家的措施农田没有受旱。”李建纯说。做好李建纯的抗旱农田位于汨罗江北岸,过去全靠提灌泵站提水灌溉。面对旱情今年,多地因为汨罗江水位下降,区多全力切实泵站无法提水,部门附近120亩农田用水受到影响。落实
该镇党委和政府经充分讨论,各项工作决定针对部分水源不足的村组,选取合适地点,采用打机电井的方式,引来地下水抗旱。李建纯用上的是新建的第一个抗旱机电井。
“幸好有机电井,解了抗旱大焦虑。”屈子祠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周吉华介绍,该镇新建抗旱机电井36处,4000余亩农田因此“解渴”。小机井派上大用场。8月以来,湖南共打机井2414口,每口井平均日供水量约为524立方米,保障12.59万亩农田灌溉。
7月8日以来,湖南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性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发生了大范围、不同程度的干旱,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水位持续走低。湖南密切关注高温发展态势,以保水为关键,以保收为目标,通过早蓄水、打机井、保供电等方式,统筹各类水源,努力实现“水源有保障、水质有保证”。
今年雨季结束前,湖南省气象、水文部门预测,7月开始降雨将偏少。从6月中旬起,湖南省水利厅便开始调度水库蓄水。7月初降雨明显偏少时,湘江流域的欧阳海、双牌等水库,资江流域的柘溪水库基本蓄满水,成为如今宝贵的抗旱水源。
旱情出现后,湖南系统调度水库为下游补水,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各级水利部门联合调度大中型水库,为70多个城镇、40多处大中型灌区累计补水24.8亿立方米,保障了2000多万人、1100多万亩农作物的用水需求。
面对旱情,湖南省启动干旱防御应急响应,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抗旱救灾,引水、调水、提水、送水、节水、控水,促秋粮丰收,为群众解忧。目前,各项抗旱措施落实有力,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
重庆——
干群齐心 引水解急
本报记者 蒋云龙
7月以来,受高温天气影响,重庆遭遇严重旱情,截至8月16日,66条河流断流,25座水库干涸,2138眼机电井出水不足,31个区县遭受干旱灾害,累计88.9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9.1万公顷。
“村里本来就少水,连着大太阳,会不会生旱灾?”已在奉节县城定居多年的康乐镇朝阳村的老支书刘本发,给村里打去电话。
“我们一直在抗旱,但再不下雨,这情况不乐观啊。”接到刘本发的电话,村支书张胜亮语带担忧。
听到这话,刘本发马上动身回村。一到村里,就和村党支部一起,组织村民召开院坝会,商讨解决饮水问题。刘本发凭借多年的经验提议,以前阳北河有不错的水源,可以接管道引水,解燃眉之急。
第二天一大早,新老支书加管水员3人跋山涉水到了下河湾,沿着整片山找了很久,记忆中的水源却不见踪影。当大家准备打道回府时,却听见山脚隐约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原来因为之前发生地质滑坡,水源被盖住了。3人来回挖了2个小时,乱石之下,一股碗口粗的水源映入眼帘……
8月14日,村里劳动力全员出动引水。村民手提肩扛,将千余斤建筑材料沿着河道徒步2公里运送上去,然后再用锄头、钢钎等工具凿出水源并修建取水池。凿山取水、悬崖架管。经过10天的努力,潺潺的水流终于引进了朝阳村的饮水池。
针对旱情导致的临时性缺水,重庆乡镇、村组干部加密监测,因地制宜采取打井取水、管网延伸、泵站提水、分区分时调水等方式予以保障,及时做好水源工程、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应急抢修。预计至8月底,全市水利工程蓄水20.74亿立方米,可供水14.92亿立方米。
眼下,重庆还有许多党员干部像刘本发、张胜亮一样奋战在抗旱一线。璧山区、巫山县等地党员干部自觉发挥“抗旱突击队员”作用,全力打好饮水安全、抗旱保收“保卫战”。云阳县委深入各乡镇街道了解灾情,县委组织部划拨党费100万元用于帮助灾区党员群众抗旱救灾,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目前,重庆城乡供水总体有保障。
四川——
保障灌溉 全力抢收
本报记者 王明峰 李凯旋
烈日当头,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施家镇稻田中,收割工作如火如荼。数台大型收割机轰鸣而过,饱满的稻谷收割下来,秸秆还入田中。
近期,简阳市出现阶段性高温晴热天气,气温偏高,降水异常偏少。7月1日至8月16日累计降水量为40.6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85%,不少农田出现了灌溉困难。
“为减小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必须把已经成熟的作物‘抢出来’。”施家镇党委书记李建华告诉记者,各村都在集合农机、人力,全力开展抢收工作,施家镇的中稻已抢收了30%。“现在镇里正在组织村民抓紧时间晾晒、入库,确保粮食归仓。”
“别看抢收忙,保灌溉的工作也没耽误。”顺着李建华所指的方向,记者来到稻田旁的沟渠,清水正沿着渠道向下游奔流。“这是去年启动建设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提灌站将清水村水库的水提到山顶一个500立方米的蓄水池,再通过渠道,送水到下游灌溉水稻等作物,受益面积能达到1800余亩。”李建华说。
看到水,奔忙的人们心中也有了底气。简阳市利用现有农业水利设施,蓄、引、抽等多种方式并用抗旱保灌。周边的三岔、石盘、张家岩3座水库持续开闸放水,灌溉用水得到充分保障,目前市内约25万亩农田旱情得到缓解。同时,简阳市拨发专项补贴,保证全市3个中型提灌站、771座小型提灌站全力投入抗旱。
旱情出现后,简阳市存在农业灌溉困难的村子积极组织抗旱自救,有1万多人参与其中。日头降了点,种植户都成洗了把脸,准备再干几小时。收完自家水稻,他就有更多精力为抗旱自救队帮忙。“运水车到处跑,抗旱设备、用电用油都有专门保障,大部分困难户都得到了帮助。”都成说。
据了解,成都市已结合当前生产实际,组织技术小组分赴简阳市等旱情较重地区开展抗旱技术指导工作,尽量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目前,技术人员正在简阳包片落实引水保墒、提水补苗、降雨补苗、改种补种等技术指导工作,最大程度保证大春作物田间管理用水需求。
(责任编辑:热点)
-
摘要:风向开始变了?记者 | 王帅国尽管8月全国各地接连爆发疫情,但从目前已经公布交付量数据的车企来看,疫情尚未对大部分车企的生产与交付造成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车企旗下的新品牌来说,8月是个值得集 ...[详细]
-
...[详细]
-
平常“,在大舞台上排演演出节目村落里的妇女和文艺队就,哈乐曲、布朗族民歌等这里经常飘出傣族章,化交相照映各民族文。书记玉儿应引见”曼厂村党支部,有举动场合从前村里没,完没有去向 ...[详细]
-
避孕(Contraception)是应用科学手段使妇女暂时不受孕。下面就和我们一齐全面全面目击女人避孕过程吧。女性排卵的过程每一次月经周期中,女性的一侧卵巢会产生一个成熟的卵子,卵子将通过输卵管进入子 ...[详细]
-
南沙港五期规划新进展,拟建4个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及23个驳船泊位
广州港南沙港区。)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广州南沙港五期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南沙港五期码头”)建设规划又有新进展。11月22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在官网发布《南沙港区五期工程海域使用公示 ...[详细]
-
云南信息港:云南培育壮大扶贫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云南信息港手机版
3月25日2020年,系列消息公布会第二场)上得悉记者从云南省决斗决胜脱贫攻坚,年来近,落实、政策落实、事情落实云南省农业乡村厅狠抓义务,作目的聚焦工,准方略对峙精,扶贫财产培养强大,大众增收增进贫穷 ...[详细]
-
原立异驱动平台建立为加力加快鞭策秦创,立异功效和财产开展严密对接增进科技和经济严密分离、,三项揭榜使命并凝炼总结西北产业大学变革经历的根底上我省在前期布置国度开展变革委、科技部片面立异变革,项变革&r ...[详细]
-
1书名:《全知全能者》作者:李仲道状态:连载中内容简介得到了鉴天镜碎片后,许广陵能够梦中沟通他人意识,于一夕之间,便获得、领悟并深谙其他人毕生积累的知识、技能、经验、传承等。就这样,一步一步,许广陵走 ...[详细]
-
柴达木盆地探明硼矿资源逾4533万吨 已具年产5万吨硼酸能力
中新社西宁11月22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2日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获悉,据最新统计,柴达木盆地探明硼矿资源量4533.90万吨,并且已形成年产5万吨硼酸生产能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中 ...[详细]
-
9千米、距昭通市58千米、距昆明市242千米传递称:地动震中距巧家县38千米、距鲁甸县3。统计开端,市会泽县震感谢烈巧家县城、曲靖,仁县、曲靖市宣威市有震感昭通市绥江县、楚雄州永。员伤亡状况陈述今朝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