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万年:对上海疫情绝不可掉以轻心
梁万年:对上海疫情绝不可掉以轻心
本报讯 4月10日下午,梁万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年对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教授梁万年在上海就现阶段上海防疫抗疫形势、疫情“动态清零”目标实现、可掉上海面临的轻心挑战等各方关注的热点,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梁万
梁万年表示,年对现在我们已经把感染者指数式快速上涨的上海势头进行了有效的遏制,但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疫情上海每日报告的可掉感染者数量仍在高位,疫情形势仍然是轻心严峻复杂的,绝不可掉以轻心,梁万
集中隔离有科学的年对依据
梁万年表示,坚持无症状感染者、上海轻症患者集中隔离,这是由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决定的。推进“动态清零”,就是要把社区的感染者全部找出来,然后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给予相应的治疗。对此,要明确:第一,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快,如果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在家隔离,就可能对家人造成续发性感染,导致广泛传播、“动态清零”时间拉长,短时间就不能达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第二,从全球流行情况看,科学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同样有传染性。第三,居家隔离需要条件,要保证家庭具备相应的隔离条件,同时监控感染者病程的发展。老年人等脆弱人员如果居家隔离,对他们病情的发展就可能无法做到及时的监控和发现,也无法及时救治。
梁万年强调,奥密克戎毒株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但国内外众多研究显示,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果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在家庭隔离,下水道、通风系统等设施设备始终存在传播风险。上海人口密度大,还有很多塔楼、城中村,一些家庭共用卫生间、共用厨房,流动人口也多,假设当中出现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通过接触又会形成快速传播,形成防不胜防的态势。当然,婴幼儿、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有的确实无法实现集中隔离,对此要由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来判断,保证其居家隔离具备相应的防护条件、能够实现连续的病情追踪管理。集中隔离是为了保障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在当前的形势下,仍是必要的。
报告感染者多是因为主动筛查
梁万年表示,上海市已经连续多天报告的感染者数量过万。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上海全市进行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通过主动应对,把以前没有发现的感染者找出来了。二是上海市疫情存在广泛的社区传播,必须靠主动筛查才能发现,如果没有这一步,将会造成感染者数量指数级的上升。每天报告的数字说明全域静态管理和筛查发挥了作用,也说明现在上海市疫情处在胶着的高位平台区。我们要认识到,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发现和隔离治疗,是需要时间的,有一个逐渐发现、管理、切断传播链条的过程。现在,上海市处于把疫情“围住捞干”的阶段,扎实做好各项防控举措,坚持就是胜利。
解封有条件和标准
梁万年表示,上海市当前实行全域静态管理。解封从概念上,就是解除全域静态管理。解封包括多个层次,有的是城市面的解封,有的是以社区、街道为单位来解封,不同层面的解封条件和情况不一样。已经看到,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有关的防控标准和规范来研究解封的事情。当社区一个个解封后,城市面就解封了。
梁万年强调,解封有条件和标准,要保证传播链被切断、没有持续传播,新发现的感染者都在视野当中,而不是主动就医发现或视野外出现的。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指挥部署下,通过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积极努力,特别是上海市老百姓的广泛参与,解封时刻会在不久后到来。
快速是解决堵点的关键
梁万年认为,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看,解决堵点、难点、重点问题,关键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快速地把传染源也就是感染者筛查出来,快速转运到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如果没有快速转运、治疗,那么传染源就还在社区,必定会造成持续的传播。第二,通过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把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找出来,快速转运到相应的隔离点。第三,坚定信心,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动摇,抓好各项既定的策略和措施执行,保证四方责任真正落地,也就是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形成合力抗疫。
抗疫是个系统工程
对上海市疫情防控今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梁万年表示,抗疫是个系统工程、重大工程,坚定迈向“动态清零”的目标,第一,如何真正实现“床等人”,对诊断出来、筛查出来的感染者,不论是方舱还是定点医院,都要有足够的床位收治,防止出现“人等床”。同理,要全面、准确识别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不能出现漏掉的情况,漏掉那就是留下了火星、留下了传播的风险,在识别出来后,实现隔离点的“床等人”。
第二,现在上海的传播主要是家庭内传播,但是上海有很多的大型企业、工厂人数特别多,这些企业又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经济社会运转的所需,对此必须要强化闭环管理,强化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万一有闪失,一旦出现传染源的引入,就可能形成局部的疫情暴发。同样,把学校、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等机构作为重中之重加以防守,要严防死守,要切实地制定好各种预案,要把各项防控措施真正落地,实行闭环管理。
第三,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群、儿童、患有基础疾病人员的疫情防控。上海60岁以上人群的比例是比较高的,绝对数也大,对此无论是政府、相关部门还是老百姓,必须要深刻认识到紧迫性,制定各种办法,如进一步强化疫苗接种,尤其是强化全程疫苗接种率,防止感染,来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有效的疫苗接种可以有90%以上的效率来防止重症和死亡。
第四,关注保障上海城市正常运行的人员,比如水电气维修保障人员、快递小哥、交通运输行业人员、公安干警、医务人员等,社会接触面广,对他们一定要加强管理,措施应该细之又细、强化之又强化,落实责任确保这些人群不被感染,一旦感染能够快速发现。确保2500万人的医疗卫生需求始终是重点工作,我们看到,上海市委市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保障老百姓正常的医疗卫生需求供给,关键是怎么快速有效落地,也是个挑战。同时,也要确保儿童免疫规划、妇幼卫生保健等工作按照程序和要求执行。
最后,上海当前也面临着外防输入的挑战,作为国际性大都市,每天都有许多境外航班进来,外防输入的工作就不能放松,始终要坚持人物同防。
梁万年表示,面对风险和挑战,每个区域、每个单位都应该认真梳理,切实采取措施,落实责任,做好预案,落实好各项疫情的防控措施。上海是有能力来应对这些挑战的。从专家的角度,一直感受到上海人民有高度的利他主义精神,上海人民的素质、对防控措施的理解、高度的责任感,让人充分赞赏。上海的医疗卫生系统和其他部门,所展现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也非常值得学习和称赞。上海的城市管理能力,不管是在城市层面,还是在社区治理层面,都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毒,我们较量的是新冠肺炎这个疾病,只要大家思想高度统一,统一到“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下,保持不动摇、不放松,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责任编辑:热点)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曾子建 每经编辑 叶峰 投基Z世代,Z哥最实在。今天的行情,太让Z哥尴尬了。午间,沪指一度大涨突破3100点,Z哥原本以为牛市行情要来 ...[详细]
-
不满员工工作效率低下?Salesforce CEO暗示或将加大裁员力度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9日早间消息,据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商业软件公司Salesforce联合创始人、即将成为公司唯一CEO的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在上周四举行的全体员工会议上 ...[详细]
-
数次减持之后,“碳纤维龙头”300699.SZ)第二大原始股东或将选择彻底退出。1月9日晚间,光威复材抛出了新一期股东减持计划:股东北京信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下称“信聿合伙”)计划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中金策略谁在买入港股?2022年11月以来港股快速反弹,MSCI中国与较低点已反弹超40%,涨幅更是接近60%,背后动力主要来自其面临的“ ...[详细]
-
“原来我们的进口樱桃基本上是从智利空运,现在为什么海运就能实现?都是因为数字化的功能。”在22日开幕的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小文在谈到提升供应链效率时表示,数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李玉雯 每经编辑 廖 丹 1月9日,记者从上海银保监局获悉,近日上海银保监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详细]
-
“特别想念中国游客”,韩国直飞中国航班机票几乎售罄,景点商户又练起了中文
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1月8日起,中国正式取消入境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接下来将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自20 ...[详细]
-
近3000亿巨头冲击涨停!2个月暴涨超60% 全球再现抢金潮
来源:证券时报今日早盘,A股继续高开高走,上证指数连续第6日上涨,上证50与沪深300指数则创近4个月来新高。盘面上,证券、黄金、风电、虚拟电厂等板块涨幅居前,航空、造纸、船舶、房地产等板块小幅调整。 ...[详细]
-
11月22日消息,复旦大学发布保险app用户隐私保护报告,复旦大数据研究院团队选取 52 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所发布的保险公司主要使用的 App、保险中介和部分参与惠民保业务健康管理公司的 App 作为 ...[详细]
-
0元接下连续巨亏的美好装配,美好置业身处危局还“勇挑重担”,投资者力谏无果,深交所质询合理性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梁宝欣 李贝贝 深圳报道,独自扛下了美好装配这个重担。2022年12月14日晚间,美好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好置业”)发布公告称,拟与关联方签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