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的商业价值在哪
B2B 万亿市场规模,从综合走向垂直,从分散走向集中,各行业均有领军企业出现。许多人从事某一行业十年甚至数十年,依然不得要领。更何况在如今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行业的表层属性一直处在变动之中,如何深刻觉知行业本质,需要不断的追问和思考。B2B,B2B,物流,降本提效,供应链,到底是个啥?这问题似乎问得有点傻。你会说,不就是企业对企业的一种互联网服务模式么,有什么好讨论的。
其实不然。
许多人从事某一行业十年甚至数十年,依然不得要领。更何况在如今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行业的表层属性一直处在变动之中,如何深刻觉知行业本质,需要不断的追问和思考。
比如一个电影院,它的竞争对手就是其它电影院吗?不完全是。电影院周边的咖啡厅、游乐场、网吧等,都是它的潜在竞争对手。电影院的核心本质,是要争夺人们的休闲时光。一切与之相争的,都可以视为竞争对手。
好,回到正题——B2B到底是个啥?
先看一下B2B的标准定义。百度百科上说,B2B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专用网络或Internet,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传递,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给B2B定了个大框架。关键词是:企业与企业、网络、交换传递。
B2B主要分两大类,SaaS和电商。SaaS是针对企业内部管理,电商则是针对企业外部交易。这是按平台提供服务的方式进行分类。目前二者间的界限相对比较清晰,泾渭分明。但随着对的层次不断深入,二者亦有融合的可能。
除了分类,还有分版本的。
B2B 1.0是信息资讯型,即提供行业资讯,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宣传,以收取会员年费、广告费作为盈利模式。
B2B 2.0是交易型B2B,典型如找钢网,直接参与商品买卖,并从中获取收益。再往下细分可分为撮合和自营,目前自营模式占据主流。
传说中的B2B 3.0是个性化服务型,不求更多更好,但求更快更精准。去年9月,李开复在创新工场年度峰会的演讲中提到,“B2B能够进入3.0时代,不是关心怎么买得最快、最便宜,而是关心怎么买到最适合的,怎么才能最快地获得服务。”
基本上,关于B2B概念性的分析,大致就以上这些。说实话,我个人看完后的感受是——隔靴挠痒,痒还在。
那么,有没有更深入一点的思考呢?
1、“B”是什么?(即“企业”是什么)
还是先看百度百科的标准答案。
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诺贝尔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其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
相对于“企业”,“市场”是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也就是说,企业与市场之间,有一道无形的边界,那就是“成本”。如果某种资源在企业内部流动更为高效,成本更低,那么这种资源就会保留在企业内部,由企业进行支配。反之则由市场进行支配。
比如产品的代工生产。如果企业发现社会化生产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优,那么企业完全没有必要自行生产,只要将产品的设计和规范做好,剩下的交给代工工厂就好。
包括会计、法务和人力资源等,也是可以分离出企业,由市场来提供专业化服务。而且完全可以做到品质更优,价更低。
市场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断降低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而互联网的出现,大大加快了这个进程。
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企业的变化,会看到两种趋势:行业越来越细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深。并且这两种趋势的演变会持续加速,跟不上节奏的企业将被淘汰。
因此我们需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企业”,以及其所处的行业。
形象一点说,就是把企业看成一个由各种资源模块动态组成的能量球。这个能量球的大小及存亡,取决于内部资源的协作成本是否低于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

2、“2”是什么?
B2B中的“2”是英文“to”的谐音字,其实是“连接”的意思,并且是基于互联网的连接。
B2B平台企业,本质上仍是企业,也会受成本边界的限制。但因为有了风险资本的介入,这个边界会向外扩充,使得平台企业有能力参与到市场资源的配置中去。
许多互联网企业通过补贴切入市场,本质上是利用资本优势强行改变原有资源的配置方式。如果补贴过后,企业的边界又回复原样,那么补贴无效。
要改变边界,核心是改变平台企业用户的成本结构。B2B1.0时代,阿里巴巴通过互联网,大规模重构了企业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几何级数降低企业用户的营销和推广成本。因此,阿里最后得以成为市场基础设施层级的平台企业。
所以,B2B中“2”所蕴含的连接,需要解决两类成本问题:一个是平台企业用户的内部资源协作成本,另一个是企业间置换资源的交易成本。
只要能有效降低其中一类成本,这样的B2B是有价值的。
3、B2B的价值
B2B平台价值=Σ(核心用户节省的成本)。
如果B2B平台没有改变核心企业用户的成本结构,而仅仅是参与到行业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中,那这样的平台并不具备平台价值。充其量只是具有商业价值。
规模化的降低企业成本需要改变行业中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比如易酒批,通过自建仓储和体系,重构了酒类批发行业的配送模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利用酒类分销的流量入口,带动自营酒品和其他延伸服务的销售,从而实现盈利。
万变不离其宗。改变企业成本结构,仍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至于具体的切入点,每个行业都不大一样。正所谓隔行如隔山。
但平台价值的体现是一致的:重构资源配置流向,降低核心用户经营成本。
其实不然。
许多人从事某一行业十年甚至数十年,依然不得要领。更何况在如今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行业的表层属性一直处在变动之中,如何深刻觉知行业本质,需要不断的追问和思考。
比如一个电影院,它的竞争对手就是其它电影院吗?不完全是。电影院周边的咖啡厅、游乐场、网吧等,都是它的潜在竞争对手。电影院的核心本质,是要争夺人们的休闲时光。一切与之相争的,都可以视为竞争对手。
好,回到正题——B2B到底是个啥?
先看一下B2B的标准定义。百度百科上说,B2B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专用网络或Internet,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传递,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给B2B定了个大框架。关键词是:企业与企业、网络、交换传递。
B2B主要分两大类,SaaS和电商。SaaS是针对企业内部管理,电商则是针对企业外部交易。这是按平台提供服务的方式进行分类。目前二者间的界限相对比较清晰,泾渭分明。但随着对的层次不断深入,二者亦有融合的可能。
除了分类,还有分版本的。
B2B 1.0是信息资讯型,即提供行业资讯,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宣传,以收取会员年费、广告费作为盈利模式。
B2B 2.0是交易型B2B,典型如找钢网,直接参与商品买卖,并从中获取收益。再往下细分可分为撮合和自营,目前自营模式占据主流。
传说中的B2B 3.0是个性化服务型,不求更多更好,但求更快更精准。去年9月,李开复在创新工场年度峰会的演讲中提到,“B2B能够进入3.0时代,不是关心怎么买得最快、最便宜,而是关心怎么买到最适合的,怎么才能最快地获得服务。”
基本上,关于B2B概念性的分析,大致就以上这些。说实话,我个人看完后的感受是——隔靴挠痒,痒还在。
那么,有没有更深入一点的思考呢?
1、“B”是什么?(即“企业”是什么)
还是先看百度百科的标准答案。
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诺贝尔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其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
相对于“企业”,“市场”是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也就是说,企业与市场之间,有一道无形的边界,那就是“成本”。如果某种资源在企业内部流动更为高效,成本更低,那么这种资源就会保留在企业内部,由企业进行支配。反之则由市场进行支配。
比如产品的代工生产。如果企业发现社会化生产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优,那么企业完全没有必要自行生产,只要将产品的设计和规范做好,剩下的交给代工工厂就好。
包括会计、法务和人力资源等,也是可以分离出企业,由市场来提供专业化服务。而且完全可以做到品质更优,价更低。
市场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断降低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而互联网的出现,大大加快了这个进程。
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企业的变化,会看到两种趋势:行业越来越细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深。并且这两种趋势的演变会持续加速,跟不上节奏的企业将被淘汰。
因此我们需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企业”,以及其所处的行业。
形象一点说,就是把企业看成一个由各种资源模块动态组成的能量球。这个能量球的大小及存亡,取决于内部资源的协作成本是否低于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

2、“2”是什么?
B2B中的“2”是英文“to”的谐音字,其实是“连接”的意思,并且是基于互联网的连接。
B2B平台企业,本质上仍是企业,也会受成本边界的限制。但因为有了风险资本的介入,这个边界会向外扩充,使得平台企业有能力参与到市场资源的配置中去。
许多互联网企业通过补贴切入市场,本质上是利用资本优势强行改变原有资源的配置方式。如果补贴过后,企业的边界又回复原样,那么补贴无效。
要改变边界,核心是改变平台企业用户的成本结构。B2B1.0时代,阿里巴巴通过互联网,大规模重构了企业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几何级数降低企业用户的营销和推广成本。因此,阿里最后得以成为市场基础设施层级的平台企业。
所以,B2B中“2”所蕴含的连接,需要解决两类成本问题:一个是平台企业用户的内部资源协作成本,另一个是企业间置换资源的交易成本。
只要能有效降低其中一类成本,这样的B2B是有价值的。
3、B2B的价值
B2B平台价值=Σ(核心用户节省的成本)。
如果B2B平台没有改变核心企业用户的成本结构,而仅仅是参与到行业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中,那这样的平台并不具备平台价值。充其量只是具有商业价值。
规模化的降低企业成本需要改变行业中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比如易酒批,通过自建仓储和体系,重构了酒类批发行业的配送模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利用酒类分销的流量入口,带动自营酒品和其他延伸服务的销售,从而实现盈利。
万变不离其宗。改变企业成本结构,仍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至于具体的切入点,每个行业都不大一样。正所谓隔行如隔山。
但平台价值的体现是一致的:重构资源配置流向,降低核心用户经营成本。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11月21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会议要求,央行、银保监会、各商业银行要全力做好稳投资促消费保民生各项 ...[详细]
-
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多地采取封控措施,不少市民被封在家无法工作,失去了收入来源,还不上房贷,这该如何是好?近日,已有多名市民因此在网上求助,希望能延缓房贷还款期限。对此,各家银行都有回应,有的 ...[详细]
-
▲2月28日,一名志愿者陪同来自乌克兰的人们离开波兰梅迪卡口岸。图/新华社4月4日,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在记者会上公开指责德国,称德国是对俄制裁的“主要绊脚石”,并指责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自俄乌冲突爆发以 ...[详细]
-
俄外交部海外网4月6日电 俄新社6日报道称,挪威外交部当日发布声明,决定驱逐3名俄罗斯驻挪威大使馆外交官,理由是他们“从事与自己外交地位不相符的活动”。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6日晚些时候称,俄方将做出 ...[详细]
-
陈吉宁:北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9月1日上午,中共北京市委举行“中国这十年·北京”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进行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 ...[详细]
-
上海阳性感染者中药使用率超98%,板块掀涨停潮,14股获北向资金加仓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海阳性感染者中药使用率超98%,板块掀涨停潮,14股获北向资金加仓,3股一季度业绩预喜原创 郭洁 中药板块表现强势,多家公司产品被列入新版新冠 ...[详细]
-
当地时间4月6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表示,计划于当天进行的被扣押人员交换工作被乌克兰方面取消了。原定交换名单上的251人被不断地审核和减少,最终仅确定了38人。尽管俄方已经将51名被扣押乌克兰人员送 ...[详细]
-
当地时间4月6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日本在收到来自海外的指示后正在升级“反俄罗斯”的措施。俄罗斯将对日本的行为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回应措施。总台记者 张誉耀) ...[详细]
-
第二支箭扩容首批民营房企落地,中债增进公司已收近百家“意向书”
混合所有制房企首次提出储架式注册发行意向。据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消息,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扩容首批民营房企已经落地。11月23日,中债增进公司在“第二支箭”政策框架下,出 ...[详细]
-
参考消息网4月6日报道 据法新社纽约4月4日报道,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当天说,在发生前所未有的一系列事件——其中包括乌克兰战争和“空前的”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正面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