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世界轨道交通装备技术起源于欧洲,坚定高铁列车的创新动力总成、网络控制、自信掌控牵引变压等关键核心技术长期是更多国外企业的强项。如今,话语经过十余年的坚定研发淬炼,中国高铁企业不仅能造整车,创新还能自主研发并不断升级这些高精尖装备的自信掌控“心脏”“大脑”和“运动器官”。
中车长客的更多创新历程,是话语中国轨道装备产业技术跃升的写照。这座1954年建厂的坚定老国企,老一辈技术人员自强不息,创新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列地铁列车。自信掌控没有图纸,更多就参考铁路客车的话语设计思路;没有工艺资料,就一边设计工艺装备一边总结经验……老一辈“长客人”发出这样的感叹:那时候谁能想到,咱们的厂子,能研制出一日千里的高铁动车,能培养出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铁人”,能站在世界轨道装备企业的前列。
站在中车长客高速动车组制造车间,放眼望去,一列列动车组一字排开,工人们忙碌装配。和谐号、复兴号;抗高寒,抗风沙;混合动力、可变轨距;磁悬浮、无人驾驶……一批产品从这里驶向四面八方。
创新,深深地融入“长客人”的血液。实验室,科研专家向“无人区”不断探索,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实现自主掌控;车间里,技术工人持续优化操作工序,一批能工巧匠成为高铁列车生产的中坚力量;管理中,着眼于人才培养、创新成果打造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引进国外技术“跟跑”,到消化、吸收先进经验与国外产业巨头“并跑”,到在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实现“领跑”,再到建设高水平工程实验室,实施国际化技术布局,融入全球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开启跨国经营发展之路。这家国企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发展主动权。
创新,还需要久久为功,一锤接着一锤敲。在企业采访时,许多一线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表示,应清醒看到,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还受制于人,一些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在“无人区”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充分发挥国企的人才、资源、研发优势,在关键设备、重点领域不断“冲锋”,奋力抢占技术制高点,掌控更多话语权。
顶: 71893踩: 59
坚定创新自信 掌控更多话语权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9 12:10:19
相关文章
- 邢毓静赴港任金管局高级顾问,此前为央行深圳中心支行行长
- 拟发债不超500亿!万科是缺钱还是要出手?
- 内蒙古赤峰:首套房公积金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二套房首付比例30%
- 亚洲金融高峰论坛暨亚洲金融智库2022年会 在京成功召开
- 湖北银保监局局长刘学生: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精准性显著增强
- 人民银行谢丹:正积极推动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法律修订工作
- 交易商协会:万科拟报送28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计划 “第二支箭”继续发力
- 快讯:指数午后集体回落创指跌超1.7% 中字头股票强势拉升
- 史上最“贵”世界杯开幕!“中国味”超浓,多家A股公司参与!超400亿“大生意”开启,概念股躁动
- 外交部:“中国制造”“中国建造” 广受各国民众欢迎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