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市民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上海疾控专家给出三个建议
在今天(29日)举行的外出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市民这几天街头有出现市民聚集在一起聊天的何做好个护上海疾现象,有些人还没有规范佩戴口罩,人防针对外出市民的控专个人防护有何提示?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回应表示,对于外出的家给建议市民,建议做好以下个人防护:
一是外出佩戴口罩。戴口罩是市民阻断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有效方式。需要注意的何做好个护上海疾是,外出时要规范佩戴口罩,人防尤其天气逐渐变热,控专应注意戴口罩时需完全覆盖口、家给建议鼻部位,外出并且全程佩戴口罩。市民其次,何做好个护上海疾市民外出可根据情况选择适用的口罩。如果去公园等户外场所,可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如果去商场、超市、办公室等室内场所,可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也就是KN95/N95口罩。如果需要到医院就医,建议佩戴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二是及时做好手卫生。外出时可随身携带免洗手消毒剂。在乘坐公共交通、触摸超市的电子收银屏幕、电梯按钮等公共环境后,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此外,如果不小心接触了口罩的外表面,或者其他可能污染的物品,也可以及时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首选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洗手时除了要关注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六步或者七步洗手法,更需要注意的是洗手的时间。根据WHO的建议,洗手时搓手的时间至少要达到20秒以上,差不多是唱两遍生日快乐歌的时间。外出回家后应及时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
三是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由于新冠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因此当我们聚在一起聊天,或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排出到空气中。近距离接触的人,如果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会有导致感染的风险。所以建议市民外出时,人与人之间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此外,如果是室内、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相对密闭的空间,更应该尽量保持社交距离,同时规范佩戴好口罩。坚持做好“三件套、五还要”,规范佩戴口罩,及时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不必要的人群聚集。
(总台记者 张倩 魏然 王磊)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银保监会法规部副主任杜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将专门增加对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监管措施
- 供应持续短缺! 大众汽车下调今年交付量预期
- 猪价上行,双汇发展三季度净利增近46%,预制菜业务前景不明朗
- 法国邮轮为卡塔尔提供“浮动酒店”,预计为球迷提供6700个房间
- 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 盯上抠门的年轻人,盒马、人人乐猛开折扣店,“11件商品只花了20元”
- 调仓应对市场变化 公募积极挖掘背后结构性机会
- 第三次递表港交所!上半年投资者退款近3亿元,九方财富称将弱化在线财商教育服务
- 姚振华、马兴田都是股东,爱心人寿还要增资!累计亏损14亿,偿付能力承压
- 福建省上市公司协会发倡议书:发挥企业优势 践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