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座超大城市之后,谁能晋级第八席?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座超台词:“这座城市充满梦想,也充满诱惑。大城第席”
对于身处大城市的晋级普通人来说,评价一座城市幸福感高低最直观的座超因素还是收入、资源和城市公共服务等。大城第席一个不容忽视的晋级事实是,这些因素往往跟城市规模和能级呈现高度正相关,座超即城市越大,大城第席往往居民收入越高、晋级资源和机会越多、座超生活更便利。大城第席
或许,晋级这就是座超为什么很多人都向往大城市的原因。近日,大城第席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晋级《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05个大城市,包括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14个Ⅰ型大城市以及70个Ⅱ型大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金字塔顶端的超大城市仅有7座,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和天津。而谁会是下一个超大城市,格外引人关注。
城区人口规模,评级的关键因素
衡量一座城市的规模大小,无外乎两个关键指标,人口和面积。不过,并不是城市人口数量越多、面积越大,就能位列超大、特大城市。
在我国中西部,尤其是西北、西南一些地级市面积非常大,有的甚至和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份面积相当,但由于人口不足,以及在经济、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相对落后,离超大、特大城市的概念还有不小差距。
而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虽然有些城市给人的印象是一片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景象,但也未能入选,如苏州、厦门、福州、宁波这些热门大都市,都没有入围特大城市。原因简单,衡量一个城市是超大、特大还是其他类型,主要看的是城区人口,而非全市常住人口。
根据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相关划分标准,依据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将城市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城市为超大城市,500万~1000万为特大城市,而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和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并称为大城市。
位于第二档的特大城市,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和大连。这些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多数已经超过1000万,最高的郑州已经达到1260万人。但是这些城市由于存在大量农村人口和县域人口,城区人口规模还在500万-1000万之间。
以这次“爆冷”的苏州为例,2021年以2.27万亿元GDP排名全国第6,常住人口接近1300万,但城区人口只有400万左右。这背后是因为苏州的县,乃至乡镇经济非常发达,汇聚了大量人口,如县级市昆山,2021年GDP高达4748.1亿元,人口超200万。以至于苏州城区人口统计下来,反而显得比重较小。
另外,还有一些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城市,城市体量本身就不大,属于“短小精悍”的。如作为副省级城市的厦门,无论是在行政级别上还是名气、人均GDP上,都让人觉得它够格,但是厦门是我国一二线城市中土地面积最小的,仅1700.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也只有528万人。
也因此,对于这份名单,我们也不能过于“以此为准”,而城市之大,也不在于面积和人口。
热门候选城市:武汉、东莞、西安
在14个特大城市中,城区人口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武汉(995.3万人)、东莞(955.76万人)和西安(928.37万人),这三座城市也是特大城市中仅有的三座城区人口超过900万人的城市。也就是说,下一个超大城市很有可能在这三座城市间诞生。
从当前这三座城市城区人口数量来看,武汉距离超大城市1000万的门槛只差4.7万人,如无意外,武汉将会跻身下一个超大城市。
虽然从“七普”数据来看,武汉市的常住人口为1232.65万人,少于郑州的1260.06万人,武汉人口总量排在中部第二名、全国第十一名。但是“中部人口第一城”之位被郑州取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疫情的影响。
实际上,武汉常住人口和城区人口很有可能被低估。2021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武汉常住人口达到1364.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12万人。超百万的年增量,显示出武汉常住人口开始大幅回流,且呈现井喷之势。
另外,自2017年武汉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以来,173万青年选择留在武汉。公开数据显示,仅仅2021年,武汉新留汉大学生34.5万人,其中在汉高校应届毕业生留汉人数较2020年增加9.4%。
除了武汉,特大城市城区人口数量排在第二的东莞,也是超大城市的有力争夺者。目前,东莞建成区面积达到1194.31平方公里,在面积上已经达到超大城市的水平。在城区人口这项关键指标方面,2021年东莞常住人口达到1046.67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其中,城区人口达到955.76万人。
从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来看,东莞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91%,是三座城市中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城市。
除此之外,东莞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60周岁以上人口仅占5.47%。近年来东莞的吸引力还在不断增强,相关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东莞人才吸引力指数在100个城市中排第16名,比去年全国排名上升7位。
紧随武汉和东莞,西安的城区人口也超过了900万,不过距离1000万门槛,还差了将近80万人。2021年西安常住人口增量为21.01万人,即便这些增量人口全都是城区人口,西安在短时间内突破1000万,仍有不小的难度。
城市能级关乎资源分配,但目的始终是人
都说人口是反映城市吸引力、活力和实力的重要指标。在中国城镇化的大背景下,谁拥有更多的人口,谁便能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赢得主动。
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能级的提升,除了意味着城市吸引力得到加强外,也还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
以城市规划建设地铁为例,按照此前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标准,申报地铁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不难发现,申报地铁对城市人口的要求便是以城区人口为衡量指标。这也很好理解,只有城区人口足够多,地铁的实际使用率才会高,人均建设和运营成本才不会那么大,产生的社会效益也就更大。
不只是地铁,从经济发展的效率来看,城市能级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越大的城市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就像美国的创新资源都集中在硅谷、洛杉矶、纽约等大都市区,这是一个全世界都适用的普遍规律。
当然,还是那句话,衡量城市规模大小,并不能仅仅看人口数量,也离不开经济、科技、贸易、教育、交通、医疗等各领域综合实力的角度。那些还有待进阶的城市,需要对照排位靠前的城市“择其善者而从之”,全面提升自己的软硬实力。
城市之大,说到底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和实际感受上。让市民们从城市的发展“壮大”中获益,有追求人生远大理想和经营幸福家庭生活的充分条件,这才是一座城市的骄傲。
(责任编辑:休闲)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古老的意大利小镇为了给本地注入活力,不惜出资3万欧元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8日报道,近年来,意大利的一些古老小镇陷入人丁凋敝的困境。随着新生儿数量逐年下降 ...[详细]
-
中新网4月24日电 据“北京发布”官方微信消息,4月23日上午,北京市委书记、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蔡奇主持召开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百七十七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一百 ...[详细]
-
疫情通报4月23日,朝阳区发现2例新冠核酸检测初筛阳性,居住地为朝阳区潘家园东里12号楼、朝阳区双井街道御宸上院。朝阳区已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对相关居住地进行临时管控,并采取相关流调排查和核酸检测措 ...[详细]
-
据塔斯社23日报道,俄武装力量辐射、化学和生物防护部队司令伊戈尔·基里洛夫说,俄军日前在乌克兰遭到了由无人机实施的化学武器袭击。他还指责美国参与了这起事件。基里洛夫说,本月21日,一架无人机向俄军阵地 ...[详细]
-
三大航空央企将继续增班国际航线。11月21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601111.SH)、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600115.SH)、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南方航空,600029.SH)以网络互动形 ...[详细]
-
4月24日,长安新能源公告称,近期受上游原材料短缺的影响及整车和零部件产能限制,导致奔奔E-Star国民版车型交付周期较长。为更好服务于已下订用户,现定于2022年4月25日零时起暂停奔奔E-Star ...[详细]
-
满洲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告 第191号)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管控措施的通知》国电发〔2020〕11号)要求和《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 ...[详细]
-
中新社广州4月24日电 (记者 许青青)4月23日晚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28498.7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89万亿元,同 ...[详细]
-
《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印发 主要包括八方面重要举措
中证网讯记者 昝秀丽)中国证券报记者11月23日从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处获悉,《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已印发,在八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具体包括:优化制度规则体系,提升监管 ...[详细]
-
实习记者 郑正2022年4月24日,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通报,4月23日,上海市新增140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19657例本土无症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