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一只仍一猴难求,CRO开启囤猴大战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瑜 于娜 北京报道
16万一只仍然一猴难求,仍猴CRO、难求创新药、启囤疫苗企业开启了抢猴大战。仍猴
在新药的难求临床前实验中,实验用猴这种非人灵长类动物由于与人类基因同源度最高,启囤比小鼠、仍猴大鼠等啮齿类动物更具优势,难求因此成为临床前试验的启囤首选。然后,仍猴从供给端来看,难求不同于啮齿类动物易于繁殖的启囤特性,非人灵长类动物每年繁殖1到2次,仍猴每次几乎为单胎,难求而幼体需要培育到3岁后才能用于实验,启囤因此存栏量低、繁育期长加大了供应难度。
过去,由于我国主要以仿制药为主,对实验用猴的需求度并不高。近年来,随着创新药实验激增,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疫苗实验量大幅增加,国内对实验用猴的需求一夜爆发。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实验用猴价格飞涨,今年16万一只仍然一猴难求。而实验用猴又是很多CRO企业的业务载体,在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从实验用猴的数量,可以衡量出CRO企业未来的经营规模和成本。
因此,抢猴大战爆发。
价格飞涨一猴难求
近日,实验用猴价格飞涨引发广泛关注。
据今年3月财政部网站发布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实验用食蟹猴采购项目中标公告》显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采购食蟹猴数量为30只,成交金额为366万元,每只食蟹猴单价高达12.2万元。据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个价格并非主流,今年市场上食蟹猴的价格已经上涨到16万/只。而在2014年,一只食蟹猴的价格仅为6567元。8年时间,实验用猴价格涨幅超24倍。
一位头部CRO企业内部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尽管价格高涨,实验用猴仍然供不应求,CRO企业、创新药企业、疫苗企业都盯着实验用猴。
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近年来新药实验数量激增。据CDE(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2021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数量为3358项,较上年增加29.1%。在新药的大分子生物药实验中,非人灵长类动物由于与人类基因同源度最高,在研究、实验中比小鼠、大鼠等啮齿类动物更具优势,因此成为临床前试验的首选。 据公开资料显示,一款新药临床前研究至少会用到60只实验用猴。在生物药临床前实验中,使用实验用猴的占比为75%,在小分子化药实验中,则有20——30%临床前研究使用实验用猴。
从供给端来看,由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特性,母猴繁育后代有严格的周期限制, 4——15岁是母猴的生育年龄,母猴每年只能繁殖1到2次,每次几乎为单胎,而幼体需要培育到3岁后才能用于实验。因此存栏量低、繁育期长也加大了供应难度。
过去,我国主要以仿制药为主,对实验用猴需求量较低,现在随着创新药实验数量激增,用猴需求一夜爆发,加之新冠疫情以来,实验用猴的进出口叫停,供应量却很难立即跟上。因此,囤猴大战爆发。
囤猴大战
实验用猴是临床前CRO企业的业务载体,随着其供不应求,已经逐步成为CRO企业临床前开发业务的稀缺资源,对企业经营规模和成本起到关键作用,因此,CRO企业开始大规模囤猴。
今年4月,披露收购英茂生物和玮美生物100%股权,收购总额超18亿元,这两家企业主营业务是实验模型繁育、饲养和销售,这两家企业大约可以给昭衍新药提供2万只猴。据内部人士透露,收购的2万只猴里,并非每只都可以用来实验,除去年纪过大、过小的猴子,可用的数量小于2万只。
昭衍新药在公告中表示,实验模型是药物非临床评价的主要实验系统,是公司业务收入的主要载体; 本次股权收购有利于公司增强对关键性实验模型的战略储备和成本控制,降低供应端风险,更好的满足公司主营业务规模扩张需求,保障和提升公司非临床 CRO 的持续服务能力。
不止昭衍新药,很多CRO龙头企业都参与到抢猴大战中。去年,表示,为加强公司对实验动物的质量控制和供应体系的稳定,公司取得肇庆创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控制权,并收购康瑞泰(湛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实验动物供应得到有效保障,截至2021年12月31日,康龙化成实验用猴存栏数近10,000只。
早在2020年,收购广东春盛猴场,收获两万余只食蟹猴。
而实验用猴价格上涨,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营业成本。2021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项上涨113%,主要原因是临床前业务实验用猴的价格及数量持续上涨。而在一季报中,美迪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97万,同比下降328%,则有支付实验动物款大幅增长的原因。
实验用猴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吗?研报表示,由于疫情原因,目前食蟹猴的进口处于中断状态,如果2023年放开进口,预计实验用猴短缺问题将于2025-2026年左右迎来缓和期。
(责任编辑:综合)
-
实体书店,换个“活法”网上中国)本报记者 彭训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8 版)近日,首届山东省全民阅读大会暨齐鲁书香节临沂分会场活动在临沂新华书店开幕。本次活动充分 ...[详细]
-
来源:爱范儿‘乐视居然还剩下 400 多人,有不少是五年以上的老员工。为啥留下来?幸福感是很多老乐视人留下来的理由,没有内卷和 996,没拖欠过留下来的员工的工资,也没停过社保。’2022 年 7 月 ...[详细]
-
来源:国际金融报正值2023银行“开门红”时期,大额存单一单难求,已有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专家预计二季度前后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央行降准降息的概率较高,利率下调的趋势可能持续。大额存单依旧抢手2 ...[详细]
-
唱衰:需求低迷之下 今年公司营收或几无增长来源:华尔街见闻 许超由于、与英伟达等大厂调整订单,台积电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环比恐下跌15%。华尔街大行看跌台积电2023年业绩前景。包括高盛瑞银的投行警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西班牙《公众》日报网站11月13日刊发题为《卡塔尔的12幅画像:举办世界杯的酋长国》的文章,作者是迭戈·埃兰斯。全文摘编如下:世界杯的举办使多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复杂 ...[详细]
-
险资系公募国寿安保“换帅”,新总经理鄂华能否解权益“困局”?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任职国寿安保副总经理不足5个月的鄂华正式“接棒”总经理一职。虽与原总经理左季庆同样出身于股东方国寿资产,但两者不同的是,鄂华先前曾担任国寿资产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左季庆则曾担任国寿资产 ...[详细]
-
1月4日,股份有限公司万科A,000002.SZ)发布2022年12月销售业绩。12月份,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86.9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397.6亿元。综合12个月数据,2022年,万科累计实现 ...[详细]
-
2023年行业首宗大额收并购诞生,融创深圳冰雪文旅城股权转让落定,接盘方为项目合作方华发股份。1月3日晚间,华发股份600325.SH)与01918.HK)接连发布公告称,融创拟将深圳融华置地投资有限 ...[详细]
-
“红通人员”冯卫华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违法所得没收案一审开庭
来源:人民网北京11月22日电 倪弋、薄晨棣、李楠楠)2022年11月22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党委原副书记、调研员、上海市新杨工业园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 ...[详细]
-
2022年IPO市场正式收官,A股与港股IPO年度TOP5榜单正式出炉。澎湃新闻注意到,与2021年IPO年度TOP榜单,互联网公司大行其道不同,2022年最热板块为新能源,A股与港股IPO年度TOP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