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200多人“上钩”:投资1990万,赔了1100多万!如何识破这种陷阱?请你收藏秘籍!
原标题:当心!上钩200多人“上钩”:投资1990万,当心多人多万赔了1100多万!投资如何识破这种陷阱?何识请你收藏秘籍!
打着公司的破种名义,通过宣称“帮助别人梦想成真”等,陷阱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付高额返利回报为诱饵,请收王某某等同伙暗中却干起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藏秘勾当。因其本身巨大的上钩诱惑性与隐蔽性,在短短1年时间就有两百多人“上钩”,当心多人多万涉案金额1990亿元,投资造成1124.45亿元损失。何识最终,破种王某某等人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陷阱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请收其余同伙也受到法律严厉制裁。
近年来,不法分子打着各种名义从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活动的案件呈高发态势,他们通过编造“致富”神话,许诺高额回报、快速致富、没有风险,引诱社会公众上当,给参与集资的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伤害,严重影响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那么,如何认清并防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守住我们的“血汗钱”?小编带你一起擦亮眼睛,识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套路!
200多人被忽悠买理财,投资人损失1124万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官网披露的一则刑事判决书显示,经法院审理查明,2016年初,王某某经朋友介绍后投资了北京某公司经贸理财项目,次日开始每天收到投资额1%的工资。期间,王某某在公司投资微信群认识了赤峰分公司负责人刘某,刘某向其介绍到赤峰分公司重新投资可以将之前投资的本金分100天返款。后王某某通过微信联系之前投资公司的人员在赤峰分公司投资。随着王某某联系后到赤峰分公司投资人员、投资金额的增多,刘某向王某某介绍,推荐投资的资金只要达到300万元,就可以自己成立分公司。
2016年9月,王某某、张某某夫妇二人前往内蒙古赤峰考察分公司的经营情况,并详细向刘某咨询开分公司的事宜。王某某、张某某找到同伙经商议决定开办“某分公司”。四人商定因王某某系公职人员,由张某某挂公司总经理。所得利润由王某某等三人按照4:3:3的比例分成。2016年11月,王某某等人在宣传公司投资理财项目,吸收新的投资人的同时,寻找店面、装修、招聘公司员工。
2016年12月10日,王某某等人在“某分公司”尚未注册营业执照的情况下,举办了“某分公司”的开业典礼,刘某到场参与开业典礼。此后,王某某、张某某等未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未注册营业执照,以“某分公司”名义,宣称“帮助别人梦想成真”,以宣传传统文化等为幌子,通过口口相传、微信群、公司年会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富民就业工程”、“云计算股权认购”,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付高额返利回报,吸引不特定对象227人与云计算公司签订虚假《劳动合同》、《股权认购合同》,共向社会不特定对象非法吸收资金共计1990.47亿元,期间共计返还866.02万元,累计造成投资人损失1124.45万元。
比较有趣的是,王某某在骗取投资者钱款之前,她也中了别人“圈套”。2016年3月份,王某某在做微商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个叫“罗姐”的人,将其拉入云计算招商群的微信群中,看到有关宣传资料,因加入云计算公司可以获利,王某某投入了五万元,收到返利四、五千元,突然有天不返了。
最终,王某某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识破这种犯罪套路秘籍,请你收藏!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套路:
1、画饼
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致富”神话。高利引诱,是所有诈骗犯罪分子欺骗群众的不二法门。不法分子一开始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用后来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等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2、造势
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非法集资人通常会举办各种造势活动,比如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现场观摩会、体验日活动、知识讲座等;组织集体旅游、考察等,赠送米面油、话费等小礼品;大量展示各种或真或假的“技术认证”“获奖证书”“政府批文”;公布一些领导视察影视资料,公司领导与政府官员、明星合影;故意把活动选在政府会议中心、礼堂进行,其场面之大、规格之高极具欺骗性。
3、吸金
想方设法套取你口袋里的钱。非法集资人通过返点、分红,给参与人初尝“甜头”,使其相信把钱放在他那儿不仅有可观的收入,而且比放在自己口袋里还安全,参与人不仅将自己的钱倾囊而出,还动员亲友加入,集资金额越滚越大。
4、跑路
非法集资人往往会在“吸金”一段时间后跑路,或者因为原本就是“庞氏骗局”人去楼空,或者因为经营不善致使资金链断裂。集资参与人遭受惨重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
如何防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
1、不受高利诱惑
在缺少稳妥的投资渠道或较为专业的投资技能时,必须谨慎对待投资,树立防范意识,克服侥幸心理,抵制高利诱惑,不为高利率迷惑双眼,避免盲目投资掉入“非吸”陷阱。
2、不被假象迷惑
不法分子为打消群众顾虑,多注册公司、办理执照、租设场所、聘用人员,或者打着金融机构的名义,夸大实力和效益,营造“正规公司+高额利率”的假象,误导骗取群众,获取公众钱款。
3、不轻信亲友推荐
在“非吸”初期,不法分子通常会按约定支付高额利息,坚定受害人的投资信心,于是尝到“甜头”的投资者在加大自身投资量的同时,也会动员亲朋好友加入,使亲友卷入受害行列。
4、不跟风网上理财
网上非正规投资平台编织“完美收益”的理财产品,鼓动投资,承诺回报;不法理财微信群遍布骗子伪装的托儿,大肆散布盈利消息,引诱群众上当;直播、社交平台的股票推荐、内幕消息,都是骗子惯用的伎俩。
(责任编辑:时尚)
-
来源:华夏时报文/傅碧霄养老服务机构迎来政策密集扶持。继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后,9月1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 ...[详细]
-
来源:青岛日报4月28日至29日,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淄博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晓磊率淄博市党政考察团来青考察。28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陆治原,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在八大关宾馆会见了考察团一行。市 ...[详细]
-
“五一”后A股首个交易日,超3400股收涨!格力豪气分红110亿,大涨9%,2000亿粮油巨头下挫近8%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五一”假期过后第一个交易日,A股上演一波反弹。沪指早间震荡上扬,深成指拉升翻红,创业板指探底回升,此前一度跌超3%。截至收盘,沪指报3067. ...[详细]
-
德国3月出口环比下降3.3%,进口环比增长3.4%,对俄罗斯出口环比下降62.3%至9亿欧元。当地时间4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进出口数据显示,德国3月出口环比下降3.3%,进口环比增长3.4%, ...[详细]
-
本报记者 马宇薇 见习记者 刘 钊截至8月30日,钢铁行业52家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披露完毕。受新冠疫情防控和钢铁市场严峻形势的双重压力,钢铁行业进入弱周期,呈现成本高企、需求减弱、盈利下滑态势, ...[详细]
-
五一节前一周市场先跌后涨,后半周市场有所反弹,主要原因在于疫情边际好转、政治局会议释放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结构性方面,市场主线围绕稳投资和促消费两大主线展开,建筑装饰、电力设备、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和家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郑艺佳)5月5日,小红书发布五一假期数据,平台露营热度连续第三年大涨,搜索量同比增长746%;参与露营的城市、人群等更加广泛,“露营+”受到行业关注。数据显示,继2020年五一假期 ...[详细]
-
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1024)“买入”评级,调整2022-24年收入预测至929/1146/1378亿元。公司22Q3业绩强劲,各项业务和平台流量保持良好增长,同时利润率持续优化。随着商业生态委员会 ...[详细]
-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金山天华路方舱医院年龄最小感染者出舱,仅9岁任舱内志愿者。 本文图片 同济医院医疗队供图“再见了,方舱医院。再见了,大白们。我以后还会做志愿者的,为更多的人服务!”5月3日上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