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一刀切”,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 银行是如何做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植 上海报道
4月18日,一刀切央行、不搞保持外汇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房地发贷放通知》(下称《通知》)指出,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产开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款平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序投行何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一刀切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搞保持
《通知》还要求,房地发贷放金融机构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产开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款平支持力度,不盲目抽贷、序投行何断贷、一刀切压贷,不搞保持不搞“一刀切”,房地发贷放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此外,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要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加大并购债券融资支持力度,积极提供兼并收购财务顾问服务。
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众多银行已根据地方最新房地产政策持续调整住房按揭贷款措施,比如南京地区部分银行将首套房贷款利率调低至5%,二套房贷款利率最低降至5.2%,多数情况下一两周内放款。
“事实上,个人按揭贷款一直被视为风险相对可控的贷款类别,银行内部也愿意增加按揭信贷投放额。”一位城商行风控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
他坦言,相比个人按揭贷款放款力度增加,开发贷仍面临较高投放压力。
“现在我们对在建优质房产项目做到不抽贷不压贷,但在新增房产项目开发贷审核方面仍然比较谨慎。”这位城商行风控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究其原因,银行依然担心房地产企业高负债率与资金周转紧张状况,不大敢投入大量开发贷资金。
一位股份制银行东部地区分行对公业务部门主管向记者表示,目前他们针对一些优质地产项目优化了开发贷业务流程,要求房地产公司在银行开设一系列账户,以便银行能及时跟踪监控开发贷、住房销售回款,按揭贷款发放等资金流向,并通过将资金流向纳入一个闭环监管体系,确保房地产公司不会挪用销售回款资金以按时还贷,从而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通过这种做法,今年以来我们新增开发贷额度较去年回升不少。”他透露。
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相比去年第四季度,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贷款月均多增约1500亿元。
记者还获悉,相比开发贷企稳回升,越来越多银行正积极推动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业务。
“今年我们已将它列入重点业务进行布局。”一位银行投行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鉴于银行缺乏丰富的房地产项目风险处置经验,目前他们正与一些地方AMC开展合作,由后者输出风险处置操作方案与部分银行,银行配合提供并购贷款与财务顾问服务,确保房地产风险处置并购操作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银行开发贷投放悄然回升
上述城商行风控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正梳理在建优质房地产项目的白名单,尽可能做到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
在他看来,目前要做好这项工作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这些项目与房地产企业进行“区分”——以往,银行审核开发贷,主要是根据房地产企业能否提供担保,以及拿出其他资产增信;如今部分大型房地产企业遭遇资金周转困难,令风控部门不得不调降开发贷投放额度以规避风险。
他所在的银行因此做了一些业务流程调整,即遴选一批在建优质房地产项目(主要是销售前景与地段良好,有升值潜力且容易套现),要求开发商按项目设立一个主体,由后者在银行开设一系列账户,以便银行能及时跟踪了解开发贷、销售回款、按揭贷款等资金流向,从而确保项目销售回款能用于偿还开发贷资金,不会被房地产公司挪用。
“通过这类闭环操作,风控部门开始允许这类在建房产项目开发贷不被压缩或抽走。”这位城商行风控部门人士透露。与此同时,银行还调整了开发贷投放策略,不再一次性给予所有开发贷资金,而是派遣专业员工前往在建项目现场调研,根据房地产项目建设进程分期发放相应贷款资金,降低开发贷资金挪用风险。
一位股份制银行对公业务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也采取类似做法,令今年开发贷新增投放额度较去年有所回升。
“整个2021年,即便是大型房地产企业的优质在建项目,风控部门也会因房地产企业高负债与资金周转紧张状况而否决开发贷申请,现在若银行能采取良好的信贷资金闭环发放回收管理措施,风控部门可以适度放宽对开发商信用评级的评估,同意发放新的开发贷申请。”他告诉记者。不过,目前他所在的银行分支机构每月开发贷投放额度仅有数千万元,无法满足众多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
在他看来,要驱动银行进一步加大开发贷投放,还需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复苏。
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8%;商品房销售额为29655亿元,下降22.7%。此外,一季度住宅新开工面积为21558万平方米,下降20.3%;
一位国内私募基金房地产分析师表示,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不大会大幅度追加开发贷投入,而是先立足于确保在建项目的开发贷平稳有序投放,在确保自身信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记者还获悉,部分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已对当地银行进行窗口指导,要求银行开发贷增量不能为负值,且按月监测,对未落实相关政策的银行进行约谈。
促进房地产并购贷款有序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政策鼓励下,越来越多银行正积极投身房地产项目风险处置并购金融业务。
1月中旬,表示将发行50亿元房地产项目并购主题债券,期限3年,募资用于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投放。
2月,计划发行不低于100亿元的房地产并购主题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投放。
兴业银行表示,近期已陆续接洽多家市场优质房地产企业,实地调研其并购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的原则、标准、流程及配套政策,通过并购贷款、并购票据、并购基金、并购财务顾问等“融资+融智”产品组合拳,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出险和困难的优质房地产项目。
上述银行投行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也计划发行房地产并购主题债券,也与多家大型产业集团进行沟通,他们对通过并购贷款收购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颇感兴趣,此举有助于他们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涉足城市改造等业态布局。
“与此同时,我们内部也对并购贷款风控做了改善,要求并购贷款占比不能超过整个房地产并购项目的60%,贷款期限不应超过5-7年,且并购方需要提供足够的资产抵押等增信措施进行贷款担保。”他透露。相比这些硬性条件,他们更看中并购方是否具有足够丰富的房地产项目风险处置经验与资产重整能力。
这位银行投行部人士表示,此前他们与多家大型房地产企业沟通,发现他们已储备了不少相对成熟的风险资产处置手法,比如针对某些具有改造价值的烂尾楼项目,他们会联合银行以公益债持有人身份参与项目并购,此举一方面令银行获取项目优先偿债权,有效降低并购贷款风险,另一方面也能输出烂尾楼改造实施方案与足够改造资金,令烂尾楼“重获新生”,既解决了楼宇债务问题,也令各方债权人得到理想的回报。
“针对房地产企业的并购贷款支持,我们也与并购方讨论如何将被并购企业旗下优质商业地产与工业地产进行资产证券化,进一步盘活被并购企业资产并实现更好的自我造血能力。”一位国有大型银行东部地区分行投行部门主管指出。此外银行在提供并购贷款同时,还与并购方研究如何采用投行化手段挖掘更多房地产风险项目的潜力和价值,提升风险资产处置能力与资源调配能力,助力风险资产从粗放型处置向精细化处置“转变”。
(责任编辑:综合)
-
维权投资者收购华特迪士尼逾8亿美元股份 反对Iger重掌大权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今天是历史性的一天。”当地时间5月15日,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和总理桑纳·马林在新闻发布会上共同宣布,芬兰正式决定申请加入北约。同一天晚些时候,瑞典执政党社会民主党也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三次内部会议,正式 ...[详细]
-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4日报道,当地时间,一架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劳德代尔堡-好莱坞国际机场起飞的小型飞机在该州的迈阿密-戴德县坠毁,造成6人受伤。根据CNN的报道,坠毁的飞机是一架单引擎的塞斯 ...[详细]
-
商品的“值与不值”每个人心中定义不同最近,“巴黎世家破烂鞋一双卖1.2万元”话题冲上热搜,这个法国奢侈品品牌推出的一款被一些消费者调侃“满是瑕疵和脏污的帆布鞋”不仅限量销售,且售价之高令人惊讶。这双鞋 ...[详细]
-
11月21日,重庆银保监局披露了一份对及相关负责人的行政处罚罚单,其中提到的案由“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不多见。从中国银保监会披露的处罚信息来看,2020年以来,银行业尤其中小银行在虚增小微企业贷款、资 ...[详细]
-
14天11板大基建牛股突发利空!第二大流通股东高位减持,知名游资“做T”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5月16日讯编辑 刘旭日),大基建牛股、最近十四个交易日录得十一个涨停的盘后发布一则利空公告,持有公司股份7.86%的股东湘投控股拟减持1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2022年5月14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6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203例,其中111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55例确诊病例和1203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 ...[详细]
-
碳酸锂50万元关口只差“临门一脚”!市场激辩未来价格前景 中下游“死磕”锂矿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曾楚楚国内碳酸锂价格继续上扬,创三个月新高。据财联社不完全梳理,这些业内人士和分析师近期对锂盐价格走势发表观点,汇总如下:百川盈孚数据显示 ...[详细]
-
财联社5月16日讯编辑 赵昊)当地时间周一5月16日),美国餐饮连锁公司宣布决定退出俄罗斯市场。声明称,在该地区经营30多年后,麦当劳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并已启动出售在俄业务程序。先前该公司于3月8日 ...[详细]